文章摘要: 海绵城市让生活更“自然”——解码人水和谐的“萍乡方案”
道法自然,是人水相处的中国智慧。一座沿河而建的城市,必然深入思考人与河流、城市的关系。
江西萍乡,素有“锦峰秀水萍实里”美誉,却多以江南煤都的形象出现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置身其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这座百年煤城正以更清醒的眼光审视未来,以海绵城市建设这一开创性的探索,解锁城市蝶变的密码。
汛期不再内涝
临近端午,萍乡将迎来一年中最大的雨季,恰如当地民谣所唱“端午前后最心惊,乌风陡暗打雷公”。
63岁的摄影爱好者余和平来到万龙湾十字路口,边走边拍。多年来,他坚持用相机记录这座城市在大雨中的模样。
“万龙湾一带曾是内涝重灾区。”余和平在同一地点、不同时段拍摄的一组组照片,直观地反映了海绵城市建设给萍乡带来的变化。
“往年传统内涝区最大积水深度超过1米,2017年以后再没发生内涝,43个小区的1.2万户、超过4万居民免受内涝之苦。”萍乡市海绵办副主任刘民说。
从“雨季看海”到“汛期不涝”,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15年以来,萍乡在全域范围内生态治水,成效显现。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海绵城市建设年度综合绩效考评中,萍乡连续两年名列前茅。
行走在城区的大街小巷,可以深刻感受到萍乡城市品质的提升。
萍水河环抱萍城,沿着古城墙脚日夜流淌,滋养着两岸生灵,南正古街、鳌洲书院等临水文化建筑正在改造建设。一批以海绵城市为理念打造的城市公园、湿地相继建成。
“绿兰青黛染群山,院锁层峦叠嶂间”般的美景,正是萍乡人憧憬的“萍水乡愁”。“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让城市变美了,而且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得到大幅提升。”萍乡市副市长叶华林说。
让城市回归自然
“要理解海绵城市,首先要理解自然。”刘民一语道出了“萍乡方案”的独到之处。
海绵城市不仅仅是铺设透水砖、渗水管道,更在于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能够吸水、渗水、蓄水、净水,达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目的。
为重构人水和谐关系,萍乡提出了“全域管控、系统构建、分区治理”的技术方案,为江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治理内涝困局探索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试点之初,萍乡在市区规划了近33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在取得初步成效基础上,把试点范围扩至全市域3802平方公里,要求所有新建工程项目都必须按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开展建设。
“由于萍乡水涵养能力弱,我们突破‘以排为主’的传统治水理念,采取了‘上截—中蓄—下排’的总体治理思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有弹性。”刘民分析说。
在上游,将流经城区的河水引流到其他大河,减少城区段防洪排涝压力;在中游,依托湖泊打造调蓄水体,调节城区河流的洪峰流量;在下游,建设闸泵站,强化城区排水能力。
为了让城市顺应自然,萍乡在新城区,注重保护河流、湖泊、塘堰等自然海绵体,结合河湖水系、公园绿地、市政道路总体布局,构建大海绵骨架;在老城区,注重修复地下“毛细血管”,增强其雨水渗、蓄等功能。
“我们的城市覆盖了一层层水泥,变得越来越‘硬’,以至于无法呼吸。”在萍乡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师张玉看来,自然正是最佳的海绵体。
“海绵+”引发裂变效应
萍乡虽小但并不轻盈。
与中部诸多城市相比,萍乡辖区面积小、经济规模小、人口规模小,但100多年的开采活动已让当地煤炭资源几近枯竭,去产能、安全生产、环保任务重。
曾经,萍乡受困于传统发展理念。如今,萍乡正以更清醒的眼光打量自身,审视未来。
海绵城市建设有力促进了萍乡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升级,绿色低碳的海绵产业正逐步发挥出强劲的动能。
“这种透水砖能像海绵一样呼吸。”黄永拿起一块砖,往上倒水。瞬间,一瓶矿泉水都渗入砖体。
黄永是江西龙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用来做演示的透水砖是萍乡海绵城市建设广泛使用的一款绿色环保产品。2018年,这款砖的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产品除满足萍乡需求外,还销往南宁、武汉、长沙等城市。
“我们过去是一家生产工业陶瓷的传统企业,但海绵城市建设给我们带来了商机和生机。”黄永介绍说。
运用“海绵+”理念,萍乡已打造出集规划、设计、研发、产品、施工、投资、运维为一体的海绵产业集群,产值超过80亿元。当地一大批传统的陶瓷、管道等建材企业成功转型,部分企业还受邀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