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金晨 清华大学风景园林硕士
项目位置:清华大学胜因院(二校门以南,照澜院以西)
项目规模:9640m2(含建筑屋顶面积1324m2,外部空间面积8316m2)
项目领队:清华大学景观学系刘海龙副教授
研究阶段:2010.3~2010.6
设计阶段:2010.6~2010.9
施工阶段:2012.4~2012.8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清华大学校园就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地方,如果你再去偏安校园深处的胜因院转一转,也许更有体会。书香门第、红砖绿影。坐在树荫下,想象一下学界大师们来来往往的身影,自己也跟着徜徉书海、心思幽远起来。
回望胜因院
1946年的胜因院定是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大师们云集于此,结庐相伴;建筑和庭院相互映衬、绿树成荫——这里的某棵国槐或许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亲手栽下?房下的某丛野花是不是金老或者费老的杰作?细想之下不禁肃然起敬。
胜因院位于清华大学大礼堂传统中轴线南段西侧,始建于1946年,是清华大学近代教师住宅群之一,先后共建成54座住宅,以质朴、亲切和富含生活气息为特色,是中国近代住宅的重要实例。其得名,一因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曾租用昆明“胜因寺”房屋为校舍,又因建于抗战胜利之后,因此具双重纪念意义。胜因院由中国近代著名建筑事务所基泰工程司设计,具体由建筑师张镈负责。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林徽因也曾亲笔指导住宅设计。曾有多位清华大学知名教授在胜因院居住过,包括金岳霖、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张维和陆士嘉夫妇、费孝通、邓以蛰、施嘉炀、李丕济、马约翰、刘仙洲、汤佩松、吴景超、陶葆楷、李广田、美籍教授温德(RobertWinter)等。
60多年过去了,大师们早已远去,带走的可不止几片云彩。
校园变迁使得胜因院局部低洼,加之缺乏市政排水设施,下雨就成了这里最大的敌人。为了防止外面的积水倒灌入室,居民在一层大门的门槛外用水泥砌筑高达40公分的拦水坝;若赶上连续几天下雨,出入都成困难。除了内涝,建筑损坏、私搭乱建、院落空间消失、植物良莠不齐等顽症同样蚕食着胜因院的躯体。
从接到任务到方案确定,整个设计研究过程长达半年(另外还有充足的现场调整的时间和空间),对于一个不足1公顷的项目来说,设计者和委托者都是幸运的。
回顾项目整个过程,成功之处在于始终明确地抓住了核心目标——用雨洪管理(现在称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缓解内涝问题。其他一切景观设计内容(公共空间、教育、纪念)都围绕这个主题,以“配角”身份铺展。正是这种理性、含蓄的设计观,使得完成后的景观总是以若隐若现的姿态配合着建筑主体出现。事实证明这种“退居二线”的设计方式在胜因院的特殊地位和风貌下是正确的。
雨洪管理设计研究步骤:
1. 场地竖向、径流分析与汇水分区划分。
通过分析确定25、26、29、30号建筑被划入同一汇水分区,应当采取有力的雨洪管理措施以缓解场地积涝问题。其他汇水分区根据径流规模采取相应雨洪管理措施。
2. 土壤渗透系数的测定。
研究团队在2012年3月25日上下午各进行了一次现场测试,每次约2.5h,在需要布置雨洪调蓄设施的汇水分区的2处典型地点,获得2组土壤渗透系数数据,第一组为2.19×10-5,第二组为3.09×10-6。数据显示,场地土壤基本满足设计雨水入渗系统的渗透要求,但渗透性不高,需换土来提高土壤渗透性能,且换后的入渗层厚度应能保证蓄渗设计日雨量。
3. 雨洪管理措施的选择、计算与设计。
确定胜因院雨水花园的设计目标定为调蓄1~2年一遇24h暴雨(日暴雨)。据有关资料,北京市1年一遇日暴雨雨量45mm,2年一遇70mm。基于此规模,胜因院总体设计6处雨水花园。在最低洼的25、26、29、30号楼所在汇水分区内设较大规模雨水花园,按2年一遇暴雨设计,过量雨水外排。其他庭院根据径流总量分别设置一定规模雨水花园。据2012年7月—2013年10月的多次观测,其调蓄能力都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详细分析与计算请参考《中国园林》2014年第一期,景观水文与历史场所的融合——清华大学胜因院景观环境改造设计,TheMerging of Landscape Hydrology with HistoricalSite—Reconstruction Design of Shengyinyuan, TsinghuaUniversity
竖向分析雨水花园定位
综合上述分析研究过程,最终确定了雨水花园的容量、功能和位置。此时需要根据场地实际的空间尺度,在考虑雨水花园下凹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一般边缘高差不超过500mm,最深处不超过700mm)的基础上,设计出合适的长宽比和形状,也可适当调整位置,将雨水花园置于视觉焦点处,突出其景观价值。
空间及场地环境分析
翻阅历史资料和参照场地现状可以看出,历史上的胜因院存在一条主要的核心轴线空间,可以向北通达清华二校门前的主路。经岁月变迁,消失的一部分胜因院被新建的住宅单元楼和教授公寓代替,中轴空间被一幢单元楼拦腰截断,形成现状的情形(下图左一)。
我们的做法是复兴主轴空间,通过设置:入口——浮雕广场——下沉花园,形成三段空间序列,使原始单一的线性空间转换为可停留使用并具有景深的积极空间。
入口———————轴线中心———————轴线端点
主轴的第三段空间设置为下沉砾石花园,以“红砖”为代表性铺装设置在中轴线上并延伸到末端,由“二维”的地面转换成“三维”的立体“红砖”景墙,以“纪念碑式“的端点宣告轴线的结束。
雨水花园建造
胜因院共设6处雨水花园,根据其高差关系,设置好各自的溢水口,以砾石沟或浅草沟连接,形成联动调蓄作用。其中2号雨水花园标高最低,溢水口连接市政雨水管,过量雨水靠重力外排。
为达到更好的功能和景观效果,石笼的剖面设计呈梯形。这样不仅使雨水花园的边界显得平缓,保证视觉景观效果,40度左右的坡度能更平缓的与花园底部的微地形交接。每个花园设2~3个明沟排水入水口,为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在入水口底部铺设卵石,削弱水流冲力。
选择石笼作为雨水花园边界的主要材料,有三个原因:1.经济、环保。利用废旧石材作为内部填充材料;2.渗透性、过滤性。石笼中的缝隙有利于雨水进入雨水花园,同时又对初期雨水具有很好的过滤作用;3.石缝积累一定量的土壤杂质后可自然生长植物,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俱佳 。
2#雨水花园建造过程
植物:黄菖蒲、千屈菜、花叶芦竹、狼尾草、鸢尾、细叶芒、蓝羊茅等
胜因院雨水花园在设计之初就明确要具备景观水文与雨洪管理教育功能,因此我们将雨水花园与开放空间相结合,通过设置科普展示系统、活动木平台等方式实现“校园里的雨洪管理示范园”。
片岩(房山黄锈石)毛石挡墙和木平台是胜因院景观主要的显性语言。力图用最少的显性语言表达最丰富的空间状态是我们的主旨,因此要利用好现状的每一棵树,让树与景观之间形成无处不在的对话。
胜因院从独立院落的居住区转变为科研职能的半公共半私密建筑群,为景观设计提出了另一个难题——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找独立院落的领域感和公共空间的场所性之间的模糊状态——二者之间既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就必须要让二者“模糊”起来。这里的“模糊”不是消极的处理,而是利用“视线通透”和“空间隔断”的组织来实现。
以连续的毛石挡墙系统梳理竖向关系,并组织起水平方向的景观骨架
■细节
“灰瓦两坡顶,清水红砖墙”是胜因院独特的建筑风格。为了唤醒人们对胜因院历史地位的认知,我们专门为其设计了纪念LOGO——以抽象的建筑形象为隐喻象征,以“1946”为故事引线,试图激发人们的探知欲。不仅如此,我们还为每栋小红楼设计了“简化版”的专属门牌,强化了新业主的归属感。
2010年开始,2012年建成并实现雨洪管理功能——胜因院在中国的“海绵城市”大热以前悄然落地。如今“雨水花园”和雨洪管理项目层出不穷,标志着业界对雨水的态度已经完成转变。
然而这类项目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演进和完善。如针对不同地区的雨水花园植物的筛选;根据植物的季节特征,合理搭配;通过跟进调研,总结雨水花园的综合效益,掌握科学的数据;雨水花园形式的探索——艺术性、功能复合性等。
文章来源:爱怀疑和爱飞翔的鸟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