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日前开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内容和住建领域相关?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提升
高速铁路投产里程超过19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700多公里、农村公路29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21项。
棚户区住房改造600多万套
棚户区住房改造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80多万户。
房地产去库存取得积极成效
支持农民工在城镇购房,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房地产去库存取得积极成效。
清理规范220项职业资格
在提前完成本届政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目标的基础上,去年又取消165项国务院部门及其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清理规范192项审批中介服务事项、220项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
事故总量继续下降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数量继续下降。
全面推行河长制
全面推行河长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成果虽然不少,不过总理也提出,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也发生了一些重大安全事故,令人痛心。所以说,今年住房、建筑等领域必然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二、2017年工作总体部署
今年GDP预计增长6.5%左右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合理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疏通传导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
三、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
因城施策去库存
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
今年再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继续发展公租房,因地制宜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不难看出,去库存依然是住建领域工作的重点。一些地方认为棚改与去库存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是比较肤浅的判断。其实,只要坚定的走通货币化棚改这条路,两者完全可以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
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大幅降低非税负担。
推进综合行政执法
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制定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扩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加快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形成全国统一政务服务平台。
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凡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都要允许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凡向外资开放的行业和领域,都要向民间资本开放;凡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不合理行为,都要坚决制止。
支持特色小镇发展
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提高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
读懂了这段文字,就明白了国家对于特色小镇发展的规划:发展小镇,而不是新建小镇。
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
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提高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
多少年来,建筑业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体现了国家对于建筑行业支柱产业地位的认可,更是整个住建系统的荣光。相信在即将召开的全国建筑业大会上,这句话将会被更多的引用和提及。
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培育“中国工匠”
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证率。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垃圾分类有多难,做过的人都知道;垃圾分类多重要,中央要求大家干!党中央、国务院如此重视的事情,资金、政策支持都不会少,缺的是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
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锲而不舍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决不允许他们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应有回报。
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
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地方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哪些领域将迎来机遇,哪些领域将被重点关注,各位读者看完后是不是找到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