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马鞍山将成为“海绵城市”!
众所周知马鞍山一到下雨
就会进入“看海模式”
尤其是当暴雨遇上湖东路再加上早高峰
整个人都自闭了...
不过!现在不一样啦~
日前相关人员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
《马鞍山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已获市政府正式批复
根据《规划》,我市将通过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MON
01
●什么是海绵城市?
什么是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会“呼吸”、有“弹性”,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减少城市遇到暴雨时出现“看海”的尴尬。
建成海绵城市有啥作用?
简单地说,就是:
让城市在涝时能吸水、在旱时能吐水
MON
02
●海绵城市规划格局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花山区、雨山区,面积约353平方公里,并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其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不低于 75%,控制降雨径流深为 23.3 毫米,河道生态岸线恢复比例目标为 40%。
同时,到2020 年底前,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消除率应达到100%,彻底杜绝黑臭水体的出现;到 2030 年底,全面消除劣 V 类水体。
▲薛家洼长江生态游园效果图
其中:
MON
03
●划分14个海绵管控分区
《规划》还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多方面,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系统规划。
其中包括规划18 条雨水行泄通道、对中心城区15处内涝点展开综合整治、规划建设北湖公园、南湖公园、雨山湖公园、雨山公园等18处海绵公园,规划建设雨山河湿地、东湖湿地、黄家塘湿地、滨江湿地9处大型雨水湿地等。
《规划》结合我市现状本底条件及建设情况,结合排水分区和控规单元划分,将规划区划定为生态涵养、老城改造、新区建设、产业控制四类。
并详细划分为雨山湖片区、滨江片区等14个海绵管控分区,同时分别提出管控指引。
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还排定了近期居住小区与公共建筑类、公园绿地类、水系整治类、内涝点整治、排水管网系统建设等八大类建设示范工程,总投资约 37.46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