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样板。构建智能舒适的绿色建筑示范,推进实施全生命周期绿色建造,大力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建筑执行二星级及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执行三星级标准,推动具备条件的既有建筑及老旧小区改造执行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加快推行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力争到2025年新增100万平方米建筑。
“绿色是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底色,更是副中心生机勃发的最好标志。我们围绕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生态、绿色文化六个方面,狠抓重点领域减污降碳,一幅生机勃勃、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美丽画卷正在大运河畔徐徐展开。”在11月1日举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介绍了副中心绿色发展成果。
建设绿色发展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区
孟景伟表示,在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过程中,北京城市副中心既要开展新城高水平绿色低碳建设,又要探索老城深度绿色低碳转型,副中心建设性提出绿色发展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区、绿色技术示范应用创新区等四个战略定位。
“我们坚持大胆探索,建立集规划管理、开发建设、监测评估、城市治理、动态调整于一体的全过程管控机制,激发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孟景伟说,副中心努力总结了一批行之有效、引领示范的政策制度经验,当好绿色发展制度改革“领头雁”“排头兵”,为北京市、全国其他地区乃至国际社会提供借鉴。
“我们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依托科技应用场景沙盒试点建设集聚绿色创新要素。构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技术在副中心的系统化应用示范场景,推动形成绿色、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孟景伟介绍。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实现“负碳”状态
近年来,城市副中心对标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要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发展底色持续擦亮。
孟景伟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积极推进重点区域光伏、智慧充电桩等零碳能源设施建设,降低区域内综合能耗及碳排放总量,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2022年全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26%,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我们不断加强绿色金融市场引导,大力培育绿色金融生态,副中心成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和林业碳汇试点城市,全市首支百亿规模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首笔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质押贷款落地。”孟景伟说,副中心还设立全国首个城市级ESG研、产、投一体化产业创新引擎,全国领先的ESG产业发展模式逐步构构建。
在工程建设上,副中心制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指导意见》,提出贯穿于工程项目招投标、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移交、保修全过程的72项绿色施工措施。谋划推进一批绿色发展标杆项目,行政办公区内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水平;运河商务区建筑全部达到绿色星级标准;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完成首个城市组团级区域绿色低碳能源全覆盖,实现了“负碳”状态。
探索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孟景伟表示,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样板。构建智能舒适的绿色建筑示范,推进实施全生命周期绿色建造,大力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建筑执行二星级及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执行三星级标准,推动具备条件的既有建筑及老旧小区改造执行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加快推行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力争到2025年新增100万平方米建筑。
在建设绿色交通方面,副中心将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着力建设高效绿色、生态友好的交通网络;探索设立超低排放区,打造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推进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运输车等城市服务车辆基本完成新能源化,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应用。
副中心深入推进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将加快设立国际绿色投资集团,优化利用国际国内绿色资本。着力提升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产业绿色化发展水平,推动建设一批数字技术与绿色经济融合创新平台。在文化旅游区、运河商务区等功能区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域。
此外,副中心还将开展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试点,探索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余热利用,不再新增独立燃气供热设施,有序推进区域散小热源整合与热泵替代。力争到“十四五”末期,实现新建建筑可利用面积80%安装光伏光热设备,地热能供暖面积达1280万平方米。
骏绿网(www.jungreen.com)国内首家以绿色建筑视频直播为特色的专业门户网站,是整合绿色建筑、WELL健康建筑、LEED、海绵城市等行业视频、专家、法规、标准、案例、问答、在线绿评等内容的全新绿色建筑门户网站。服务热线:4006464264
骏绿网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骏绿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骏绿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骏绿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骏绿网QQ:3525864755,紧急联系方式:0755-86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