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并不能认为是同一种建筑类别,很多人会以为绿色建筑就是节能建筑,但其实不然,节能建筑是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一单项要求即可,而绿色建筑却涉及了六大方面,涵盖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物业管理。而人们往往会混淆绿色建筑的理念。
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并不能认为是同一种建筑类别,很多人会以为绿色建筑就是节能建筑,但其实不然,节能建筑是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一单项要求即可,而绿色建筑却涉及了六大方面,涵盖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物业管理。而人们往往会混淆绿色建筑的理念。
虽然在各方面的努力之下,绿色建筑的意识和概念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但毕竟绿色建筑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关于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也是在近期才逐步制定,因此这方面的推广和有效执行还有待时日。"绿色建筑的发展,壁垒的打破,各项政策标准的贯彻执行,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特别是各领域决策与领导者的带头作用。"飞利浦照明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林良琦先生说。
眼下,绿色建筑在国内主要面临两大问题。首先是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程度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局限。
绿色建筑,最早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比较明确地提出来的。当时全球的科学家和社会各界认识到,日益快速发展的经济给人们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取得更大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必须关心的问题。对建筑来讲,就是希望居住得更加健康,更加舒适,更加安全,同时能够高效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建筑能够做到这一点,通常称为绿色建筑。对于这一概念本身,开发商们并不陌生,但是却对相关的详细内容,例如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相关的标准,最新的技术或者解决方案等等,真正了解的人却是凤毛麒角。
而这种认识方面的缺失也导致种种短视行为。对于承建商和建筑拥有者来说,最大程度的节约建筑成本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往往忽视了节能产品的长期效益。例如,很多建筑设计阶段节能量与施工阶段节能量差距达6%-7%,这说明有的节能建筑在建设环节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在这方面,中小城市比大城市的漏洞更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比经济发达地区做的差。目前,中小城市普遍缺乏建筑节能的材料、产品、部品的节能性能的检测能力。
实际上将普通建筑改造成绿色建筑的成本并不高,却能大为提高建筑节能效果。若建筑商认真算这一笔帐的话,绝非亏本买卖,关键是认识上的固有思维。而对于长期租户和使用者来说,长期的节能效果才是他们所关心的。而事实上,这种短期成本与长期效益之间的矛盾在技术上并不是没有协调的可能性。
而绿色建筑在中国面临的第二个问题便是技术壁垒。关于绿色建筑最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还没有完全进入中国,由此相应的整个建筑技术水准也就没法达到国际先进的绿色建筑的标准。
中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的阶段,需要社会管理者的政策支持和意见领袖们的宣传推广;需要建筑开发者们的充分认识和贯彻执行,同时也需要建筑使用者们自下而上的积极推进。仅有当建筑使用者们,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团体,都认可了绿色建筑带来的环保节能、健康舒适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绿色建筑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才会真正到来。而建筑使用者们对绿色建筑的认可和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绿色建筑和绿色节能产品的认识。因此,绿色产品的生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担任了传教士的角色。
骏绿网(www.jungreen.com)国内首家以绿色建筑视频直播为特色的专业门户网站,是整合绿色建筑、WELL健康建筑、LEED、海绵城市等行业视频、专家、法规、标准、案例、问答、在线绿评等内容的全新绿色建筑门户网站。服务热线:4006464264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荣获美国LEED铂金级、中国绿色建筑三星最高级别认证
近期直播回顾:
骏绿网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骏绿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骏绿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骏绿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骏绿网QQ:3525864755,紧急联系方式:0755-86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