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生态文明建设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居室的舒适健康和美好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建筑的需求逐渐加大。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支撑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促进建材工业转型升级,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启动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据了解,目前,在建筑防水领域已有东方雨虹、远大洪雨、卓宝、科顺、北新、凯伦、宏源、辽宁大禹、三棵树、美巢、华瑞、锦绣、神宇等企业获颁“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
近日,北京首单住宅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落地,这意味着在住宅防水领域,资金将更多地流向绿色产业,对于通过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的防水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机遇,同时也将推动家装防水朝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快城市绿色转型!
北京市2021年首批集中供地设置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投报程序,其中特别鼓励开发商投保绿色建筑保险,引入风险防控机制。
9月3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准院”)承接了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乡孙家坡村1306-638地块F1住宅混合公建用地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绿色建筑保险的风险管理服务,标志着北京第一单住宅领域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落地,标准院也成为北京第一单住宅领域绿色建筑保险的风险管理服务商。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是2021年北京市首批集中供地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项目之一,由绿城中国旗下公司开发建设,承诺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装配率91%,并率先投保绿色建筑保险。本次保单由太平洋产险北京分公司出具,为项目提供绿色建筑三星级品质的保险保障。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北京市2021年首批集中供地设置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投报程序,其中特别鼓励开发商投保绿色建筑保险,引入风险防控机制。
“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为建设单位提供了事前设计方案审核、事中施工质量监督、事后损失补偿的全方位保障,解决了建设单位的后顾之忧,必然会在更多项目中得到普及。”太平洋财险北京分公司政保业务部总经理李波告诉记者。
住宅领域第一单
绿色建筑保险作为绿色保险的一个细分险种,可以为绿色建筑行业相关建筑物、产品、装备、工作人员的职业责任等提供风险保障,是支持绿色建筑发展不可或缺的市场化手段。
在绿色建筑保险的市场化运作过程中,政府、项目开发商、银行、保险公司和购房者是主要参与主体。具体来讲,开发商在建造前购买一份绿色建筑保险以确保建成后的绿色和节能性能,银行据此保险单给开发商进行绿色授信,建造完成后进行性能评定,如果没有实现最初的绿色或节能性能承诺,保险公司将依据合同进行赔付。
李波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介绍,这个项目经过我们对建筑设计方案的研究并与业主充分沟通后,提供了3000万元人民币的风险保障。为了达到承诺的要求,我们聘请了标准院作为本项目的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
“在方案设计阶段,我司风控专家团队和标准院将与业主和设计单位共同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修改、审核,首先确保设计方案可以达到绿建三星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在绿色建筑的重要施工节点进行现场检查,为建设方提供专业的风险管理建议,尤其是气密性、热工性能、节能工程等关键点;在运营阶段,我们将对项目进行自评和预评,对于可能存在失分点提前整改,以确保最终可以通过绿建三星的评级。”李波说。
标准院为本项目提供绿色建筑保险风险管理服务。标准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建筑保险的风险管理服务从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案开始,一直到绿色建筑的运营达标为止,全程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服务,提供专业的风险管理建议,是一种全过程、全专业和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业务类型。
“通过绿色建筑保险的风险管理服务,能够有效排除绿色建筑性能达标的重大风险,降低绿色建筑性能达标的普通风险,落实绿色建筑性能保险的保障责任。”上述负责人称。
据了解,国内绿色建筑发展一直存在一个错配,就是设计与运行的错配。行业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国内共有2.47万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其中多为设计标识,真正的绿色运行标识项目占比不足5%。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引入绿色建筑保险机制,以市场化手段保证绿色建筑实现预期的运行评价星级标准,可以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由绿色设计向绿色运行转化。
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
虽然绿色建筑制度在国内已经推行多年,但绿色建筑保险机制仍是一个新事物,一般的建设方对绿色建筑保险仍有所顾虑。
李波表示,太平洋财险之前在超低能耗建筑和被动式建筑领域做了一些研究和案例积累,本次签下住宅领域绿色建筑首单,是在之前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与行业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校的沟通交流,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保险方案,最终获得了建设单位的认可。
此外,在国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工作举措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绿色建筑保险增信机制正在推进。有相关专家表示,如何通过激发银行为绿色建筑项目放贷、通过杠杆作用撬动绿色资本投入到绿色建筑项目的开发建设中来,并在此过程中采用保险等第三方保障手段,是绿色建筑市场化发展的关键。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9月6日,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了《金融支持北京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金融业要全方位支持首都低碳经济发展,绿色保险作为绿色金融的一部分,可以为建设单位申请绿色贷款时提供增信,帮助企业申请银行绿色贷款。
“我们目前也正在与几家银行对接,研究通过保险为企业提供增信的具体实施细则。”李波说。
之前保尔森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也认为,如果银行可以根据绿色保险证书发行绿色信贷的话,将极大激发开发商确保绿色性能的兴趣,因此推动保险和银行的联动机制将促进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发展。
李波表示,“未来越来越多的项目要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绿色建筑保险机制也将在更多项目中普及”。据了解,北京市自2021年起要求高标准建设方案地块必须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此外,9月9日,北京市朝阳区发文要求,朝阳区所有新建民用建筑100%要达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骏绿网(www.jungreen.com)国内首家以绿色建筑视频直播为特色的专业门户网站,是整合绿色建筑、WELL健康建筑、LEED、海绵城市等行业视频、专家、法规、标准、案例、问答、在线绿评等内容的全新绿色建筑门户网站。服务热线:4006464264
骏绿网直播回顾:宝安区节能宣传周“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线上主题培训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公共场合通过通风防范病毒传播的思考
骏绿网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骏绿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骏绿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骏绿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骏绿网QQ:3525864755,紧急联系方式:0755-86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