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世界绿色建筑协会(WGBC)报道中国绿色建筑的防疫贡献,强调健康性能重要性
以下为世界绿色建筑协会发文的详细内容: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并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
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疫情防控是关键环节。为了遏制疫情扩散,居民活动范围大多集中在社区和建筑内。因此,作为人员“聚集”最多的场所,建筑在COVID-19的防控中尤为重要。基于社区和建筑的防控措施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这些措施包括居家观察、社区管理、电梯消毒、环境清洁、自然通风等。
绿色建筑是中国建筑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 T 50378-2019)(以下简称《标准》)于2019年3月发布。《标准》秉承“以人为本,强调性能,提高质量”的技术路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拓展绿色建筑内涵,吸收建筑科技发展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并考虑了建筑的安全、耐久、健康、宜居、全力友好等内容。
《标准》在COVID-19的防控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1.具备疫情防控的基础功能
《标准》利于COVID-19防控的相关要求有:对于建筑使用者,相关措施有建筑通风、室内清洁与消毒、避免聚集等;在物业管理方面,相关措施有垃圾管理、信息发布、信息管理、空气质量和水质监测、建筑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应对疫情的能力。
2. 提供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便利条件
提供便利条件是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保障。要求包括:建筑及建筑场地为疫情防控提供医疗设备设施的快速接入;人员与车辆有效管控;具有新增相关标识的条件;建筑房间在必要时进行功能转换(医疗用房、过渡性居住用房、隔离观察用房、物资储备用房等)。
3. 具有降低感染风险和预防交叉感染的作用
除了为疫情防控提供所需的基础功能和便利条件外,建筑本身还应最大程度地“隔绝”致病病毒,降低建筑使用者感染风险。《标准》在这方面的要求包括:控制空气和污染物的串通;控制厨房、卫生间的排气倒灌;设置有效的水封,降低病毒通过排水管道和粪便传播的风险;控制室内颗粒物的浓度;优化建筑空间和平面布局,以强化自然通风效果;空调系统分区控制;营造良好的场地风环境,利于病毒和有害气体扩散。
4. 促进和保障建筑使用者身体健康
目前,尚缺乏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物。COVID-19实际上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依赖机体免疫力与疾病抗衡。《标准》在水质、空气品质、健身、抑菌功能建材等促进身体健康方面进行规定,以降低建筑使用者患病风险,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相关要求包括: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如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PM2.5、PM10等)的浓度;建筑内表面不得结露,以避免霉菌等致病细菌的滋生;建筑内严禁吸烟;确保用水安全;设置运动和健身场地以促进运动;使用具有抗菌功能的绿色建材。
5. 稳定疫情防控期间生产生活环境
疫情防控期间,维护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对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至关重要。《标准》在这方面的要求包括:在用水水质方面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超市、蔬菜市场、医院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等)。面对COVID-19疫情,《标准》可以提供积极的疫情防控条件,对抗击COVID-19取得最终胜利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中国建筑科技的发展,建筑开始强调健康属性。《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02-2016)是专门关注建筑健康性能的标准。COVID-19疫情之后,应更加注重建筑的健康性能,以在未来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更大的贡献。
近期直播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