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骏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绿建资讯 >行业资讯 >从高耗能到减排放,绿色建筑如何加速落地?

从高耗能到减排放,绿色建筑如何加速落地?

时间:2023-07-11     作者:seven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22343

文章摘要: 当前,绿色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关注并努力实现的重要议题,“高耗能、高排放”的建筑业也在其中。

当前,绿色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关注并努力实现的重要议题,“高耗能、高排放”的建筑业也在其中。

近年来,在政策激励与监督之下,不少建筑企业积极挖掘市场需求、升级技术手段,向绿色低碳迈进。

日前,“ACT 2023(首届)国际零碳城市大会暨零碳建筑博览会”上,来自业界、学界的诸多专家代表就低碳健康建筑实施路径技术等话题展开一系列讨论。

983041977103c826e584d5bc532efbc8_a62599364cd9456fa806609418ce5532.jpg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谢远建分享了不同业态项目的绿色技术改造路径,以健康舒适和节能低碳为目标,提出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的思考和建议。在他看来,既有建筑改造空间巨大,当前,被动式建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慧化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既有建筑绿色化升级改造中

谢远建是中国第一批投身于绿色建筑行业的从业者,他还担任绿色科技解决方案服务商朗绿科技首席技术官、创始合伙人。他表示,既有建筑节能减碳空间巨大,对实现建筑领域“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但目前的市场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

“从现在的状况来看,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了。但是中国市场比较大,绿色建筑还没有达到足够的规模和量。”谢远建提到,建筑企业与房地产行业发展密不可分。过去,房地产从业者的财富逻辑是通过土地交易变现,而忽视了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家低碳政策激励和监督,绿色健康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关注居住条件。

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谢远建表示,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不仅要着力于用户使用层面的智能技术提升,还应注重在一些专业体系方面智能技术的提升,比如已有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做到保障环境品质的同时,还能够节约能源、减碳。“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体系。”他说。

绿网(www.jungreen.com)国内首家以绿色建筑视频直播为特色的专业门户网站,是整合绿色建筑、WELL健康建筑、LEED、海绵城市等行业视频、专家、法规、标准、案例、问答、在线绿评等内容的全新绿色建筑门户网站。服务热线:4006464264

3.png

《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2023—2025年)》解读

【骏绿有约】绿色建材分享:沃而润海绵城市系统——让城市回归自然

【骏绿网直播回顾】崔愷:国内5大极具新美学的绿色建筑,有你熟悉的吗?

四川广元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深圳龙岗区】超低能耗示范项目每平米补贴50元,最高不超200万元

骏绿网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骏绿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骏绿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骏绿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骏绿网QQ:3525864755,紧急联系方式:0755-86008491

骏绿网.png

标签:
绿色建筑
既有建筑
看直播
找资讯
找产品
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