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骏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绿建资讯 >行业资讯 >华南建筑 · 毕业典礼 | 格局越大,道路越宽——李保峰校友致辞

华南建筑 · 毕业典礼 | 格局越大,道路越宽——李保峰校友致辞

时间:2019-06-20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阅读:29630

文章摘要: 华南建筑 · 毕业典礼 | 格局越大,道路越宽——李保峰校友致辞



李保峰教授致辞


何镜堂院士及主礼教授与李保峰教授合影留念



尊敬的何院士、孙院长,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感谢母校对我的信任,邀请我来做今年的毕业致辞。做毕业致辞是个不易讨好的事,主要是有太多著名人物做过太多精彩的致辞,提高了听众的阈值。


我清楚地记得,31年前我在德国工作时的一件事情:1988美国纽约的MOMA举办了一个名为de-construction的建筑展,(解构主义),作者是Frank Gerry、屈米、扎哈哈蒂德、ram hoolhaas、liberskind等。


我问几位经验丰富的德国建筑学老教授,怎么看待这次展览?怎么看待计算机对设计的影响?那几位当时与我现在年龄相仿的老教授回答的基本相同:那是一帮不会做设计的吹牛家!用计算机设计是个笑话!


31年过去了,我意识到人类的经验只是对过去的总结,凭经验无法对未来做出判断,尤其是在这个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新技术、大数据对社会、对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甚至无法预测10年后建筑师的工作方式。所以我这些年践行“行胜于言”的态度,所谓三多一少:多思考、多学习、多实践、少说话。


但是母校的邀请必须得接受呀!所以我还是来到了这个讲台上。我就简单谈谈我的经历和分享我的一些思考,或许可供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校友们参考。


1966年我10岁赶上文革,基本上因玩耍而荒废了我的中学学业,18岁时,我以没有知识的“知识青年”身份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时没有高考,只有“自愿报名、领导录取、三来三去”的三年制大学,学员全部来自工、农、兵,成绩无所谓,关系很重要,每年每县只分配有几个名额。我每年都报名,但次次都落选,这让我们这一代人对社会非常灰心,对未来没有预期。


1977年初,我因会拉小提琴而被工厂看中,得以招工回城,当了木工,每日做门窗、屋架和家具。那年底,经邓小平拍板,中国开始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我参加了,但没敢报希望,其中原因:一是有过几次在农村报名后被戏弄的经历,二是中学毕业了4年,本来就为数不多的那点儿知识早就还给了老师。


12月底的一天,我正在房顶上施工,一位工友对我大喊,李保峰,你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我当时不太相信,他拆开信封念道:华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这正是我报考的第一志愿,这样我才相信。当时我非常感慨,而这种感慨持续了四十多年!一个没任何背景的年轻人,仅仅通过一次考试,就能成为正规大学生!这个世界真的变了!个人的努力变得有意义了!


1978年初我以22岁“高龄”居然成为了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一名大学生。


机会难得,四年苦读,陆元鼎、刘管平等一批做人做事做学问俱佳的老师给予了我们良好的启蒙教育。1982年毕业我去了父母所在的城市武汉。华中工学院当时开办建筑学,从老八校調来教师,形成所谓八国联军。我在那儿跟来自清华的周卜颐先生读研,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


1988年有一个机会去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跟Thomas Schmidt教授做助手。Schmidt教授也是华南理工建筑学的客座教授,肖毅强教授也在他的工作室学习。通过Schmidt教授我再次与母校建立了密切的联系。30年来我与母校联系频繁,眼看着建筑学院越办越好,作为校友,我感到非常自豪!


华南理工的教学中有关注地域气候的传统。有个例子:我大学毕业后在武汉做第一个设计时,在建筑的南侧做了结合造型的遮阳装置,被当时指导的建筑师批评:这是什么时代了,还做这么落后的东西,如今空调设备足以解决一切气候问题!现在看来,这是中国几十年封闭的结果。


实际上,上世纪70年代之前,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绿色建筑的研究,high-tech不仅仅表现技术,同时也在解决气候和节能问题。而母校关于建筑与气候的研究自夏昌世教授起就一直没有断过线。


80年代在中国建筑界显得颇为边缘化的话题,在当时其实是世界建筑界的中心话题。1988年我去德国时,发现大量关于“建筑气候适应性”的课题,而我在母校读书时,学校就有亚热带建筑研究所。我后来的博士论文“夏热冬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建筑表皮”实际上是在母校读本科时就埋下的种子!


我觉得,建筑学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话语”的学科,她不能离开实践。母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与设计的结合“是优秀的传统,这几十年来,我在教学、研究、管理之余,一直没有放弃研究型实践,这也源自于母校的文化基因。!


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头班车,毕业时设计项目比建筑师多,但这并非好事,看看我们中国的许多城市,粗制滥造的品质让我们无地自容。当下的毕业生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状况。


竞争对行业是好事,面对竞争需要核心竞争力,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发达国家,设计行业虽然是夕阳行业,有相对少的建筑需求,但仍然有业务繁忙的建筑师,瑞士建筑师Peter Zumthor甚至无需网页去推广。建筑师无法改变大环境,但他们可以设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还想谈谈关于专业、学业和职业的问题:学术的目的之一是建构知识、解释世界,但书籍和媒体并不等于现实世界,建筑学的任务并非仅仅回应建筑学的知识体系,建筑师不能太自恋,我们要思考如何尽快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受人类认识能力所限,大学设置了专业,为了研究的深入,容忍“片面”而去实现“深刻”,但人类社会和人居环境并非按照专业划分而孤立存在,面对真实的世界,我们要有跨专业的眼界。只有站在比专业更宽更高的视野上,才更容易看清社会和行业。


固然,建筑设计属于服务业,但她是涉及知识系统和价值观念的咨询服务业,设计的价值远不止“行活儿”那点事。这个世界从来就不遵循“毕业生仅凭一纸文凭便可终生从事某职业”的逻辑,在社会快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行业整合和跨界频繁的时代,改变和重构建筑师的知识结构在所难免。格局越大,道路越宽!


在学校,有老师精心设计的5年制培养计划,每学期有相对固定的课程,学生不需做太多的选择,选择少则痛苦少!毕业后你们可能会面临学业与职业冲突的矛盾,新的选择会导致新的痛苦。读书时3S:study、sport、sleep;毕业后要增加一个s:social,社会复杂,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学习专业难,了解自己也不易,2400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认识你自己!我不认为选择一个专业就必须从一而终,专业和事业是两码事,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进化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适应性,而适应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


我曾尝试过不同的道路:单纯教书、出国学习和工作、下海做设计和施工、返回学校……, 经尝试和比较,审视自己的内心,最终发现:学者+建筑师的路更能让我心安,这些年能在研究和设计领域做出一些成绩,与选择一个能让自己心安的工作及生活方式有关,当然心安不等于安逸!


未来的道路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很多年前我团队投标中了一个小项目,基地距离武汉800km,当时我没别的活儿,故每个周末都去工地,那个项目完成度较高,获了一些奖,并且在地质界交了很多朋友,后来得到了大量地质公园规划、地质博物馆和其他景区建筑的委托,这些年来,我规划设计了20多个世界及国家地质公园和博物馆、度假酒店,在国内外获得了一些奖项。


我认为:只有随时保持一种思考的状况,才能在机会出现时顺势而行。当然,我反对唯利是图,反对不讲诚信的机会主义。


能考上华工的同学不缺智商,但情商不是学校培养的,理工大学的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技术层面的学习,还要关注人文和社会!Tim kuk对mit一批理工科天才说:我并不担心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但我担心人像计算机那样思考!建筑学,作为一门关于建筑的学问,对象貌似是物,但本质是人!面对权力和资本,我们要有基本的价值观。 


我仅以这篇非常局限的发言献给年轻的校友们,但愿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最后,衷心祝贺2019届建筑学院毕业生顺利毕业!期望能不断分享到学院和大家的好消息!


李保峰

2019年6月14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看直播
找资讯
找产品
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