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院士专访|基于城市建设城市 立足文化缔造记忆
郑时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曾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同时担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城市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等职务。
随着城市发展由粗放式转向集约式,我国城市的主要发展转向更新和复兴,注重城市空间、城市生态和城市功能的修补和改善。但是,紧凑型城市的更新开发建设和运维对城市管理者及运维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郑时龄认为,城市建设已然不是在白纸上画图,而是需要立足已有城市建设进行。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对城市进行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改造,缔造属于每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记忆。
“上海的使命不仅是促进自身的发展,还要带动长三角的发展,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发展的大局的强大助力之一。”
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中心城市之一,上海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上海2035发展愿景是建设成为一座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规划亦明确指出,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推动城市更新,更加关注城市功能与空间品质,更加关注区域协同与社区激活,更加关注历史传承与魅力塑造,促进空间利用集约紧凑、功能复合、低碳高效。
《规划》亦指出,上海要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上海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恰逢新中国成立的七十周年,在规划进入落实阶段后,上海在通往全球卓越城市的引领者和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路上愈发坚定。
此情境下,基于紧张的土地资源,郑时龄提出上海需提高城市的经济密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提升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增加创新资源能力。通过努力盘活存量的土地资源,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在城市上建设城市。经过紧凑混合的业态和产业集聚,顺利推动城市的集约化开发,使上海更具竞争力。同时,以更高效、更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利用发展,推动城市建设,进一步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中心城市作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外滩公共服务中心
“在城市建设趋向新型紧凑型城市及高密度的核心区的当下,城市公共记忆的缔造及地下城市安全尤为重要。”
回顾中国城市发展的七十年历史,我国人口城市化从10%提高到近60%,城市数量从130个增加到670个。被誉为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极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生活的水平,有力推进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国城市建设的成就毋庸置疑。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再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规划纲要》,系列重要方针政策和顶层设计文件的颁布,进一步细化了城市集群和城市核心区的概念。新的发展需要新的动能,新的目标造就新的价值,新型紧凑型城市及高密度的核心区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新方向。
在郑时龄看来,城市建设的潜力是无限的,但是城市建设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突破已有限制,基于已有城市建设基础打造集约型城市是个难题。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无疑呼应了城市建设的需求,但是,高层建筑的建设也得有度而为,而非毫无限制。郑时龄补充道,当下诸多一线城市建设趋向不断提高高密度及高容积率,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上海要走紧凑型城市的发展道路,既要注重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产业经济,也要有机整合配套的工业设施,充分利用城市竖向空间的优势,营造大众宜居的环境,打造亲切人性化的街道、公共空间与绿地,提供国际一流水平的公共服务、环境品质和更好的文化品质。
杭州中国财税博物馆
“城市的长效发展需要公共艺术和空间环境的助力,城市的有机更新亦需要立足历史文化,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展望上海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前景,不仅要实现创新之城、产业之城的目标,还要积极建设并最终成为生态之城和人文之城,向国际一流的卓越和宜居城市看齐。《规划》中亦强调,2035年的上海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有温度的城市离不开集体记忆的渲染,集体记忆的缔造需要历史文化和公共空间的助力。上海既是一个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建筑的城市,也是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都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成就了独特的上海魅力,也为上海的城市更新带来了不一样的要求。
上海城市更新历程包括新区开发、旧城区改造、土地的二次开发,用地性质和功能的转换、工业区转型,港区和滨水区的整治和改造,以及近年来的城市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等。城市更新是动态的更新,既涉及物质性的更新,也涉及非物质性的更新,包括城市结构和城市空间的更新、建筑的更新、城市环境和道路的更新。城市更新实质上是城市理想、城市艺术和城市价值的体现。公共空间的塑造并在其中植入公共艺术是城市更新的外在表现形态,而更为重要的是创造其内在的和谐。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好。郑时龄认为,城市更新就是努力去营造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和谐,这种和谐就是现代与历史的共生。例如在他手里焕然新生的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既保持了原有建筑的时代特色,又充分满足了现代建筑功能的要求,成为上海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采访最后,郑时龄强调,建筑是不可能永远随着生活的改变而改变的。其实,不仅是人塑造了建筑,而且建筑也塑造了人,建筑需要适应人,人也需要适应建筑。一个城市想要持续有机发展,除了需要建筑从业者们付诸努力,亦需不断完善的行业法律政策予以保障。
参与编制上海总体规划
点击图片即可前往商城
关注骏绿商城,更多企业礼品定制等着您
行业动态
绿咖观点
资讯视野
对话央企中国金茂|助推绿色发展,我们正用智慧科技下一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