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骏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绿建资讯 >行业资讯 >试点5年,海绵城市功效几何?

试点5年,海绵城市功效几何?

时间:2020-08-04     作者:e-style     来源:建筑时报     阅读:32743

2012年“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上,“海绵城市”概念被提出。2015年4月,全国首批共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正式公布。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意见》提出: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

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首批试点名单公布5年多,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如何?


                           

                                           

                                       

                                           

                           


       

“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的显著成绩不可否认,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方向。”多名受访专家指出,目前包括武汉在内的不少试点城市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也有试点城市被网友吐槽仍旧“看海”。


       

对此,有专家做出分析。“这要从海绵城市的概念本身说起,什么是海绵城市?”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认为,海绵城市是一种建立在生态基础设施之上的生态型城市建设模式。它以综合生态服务为导向,最终实现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生态修复、生物保护、气候调节和人居环境改善等综合目标。


       

“有的项目把海绵城市片面理解为工程措施的应用,这是对海绵城市的误解,海绵城市不等同于管道铺设。”俞孔坚指出,对海绵城市本身的不同认识导致当前试点的效果有所差异。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则强调:“海绵城市并非万能。”        


       

“海绵城市主要解决的是本地的雨水问题,对于山洪等外来水源的调节有一定局限,”王家卓认为,“完成了海绵城市目标,并不意味着城市永久不内涝,而是将城市的雨洪安全标准进行了提升,改善了局部的薄弱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试点城市并非所有城区都纳入试点建设。“以武汉为例,其建成区达数百平方公里,而试点的青山和汉阳四新仅30多平方公里。”王家卓认为,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效,现阶段准确来说应该是试点城市的试点区域产生了效果。


       

“2018年进行了海绵城市改造,但至今遇大雨就形如撑船”“改造前下雨,路面的水大部分还能顺着路边流走,改造之后反而路中间一大滩积水”……


       

王家卓指出,考验海绵城市成效的还有后期维护等问题。“如管道建好后,不加以维护,一米长的管道堵了半米的淤泥,海绵系统也无法发挥预想的作用。”        


       

除城市内部海绵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外,城市内涝问题也需“外治”。“城市涝灾除城市自我滞蓄能力不足外,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城市河湖硬化渠化,甚至被填埋,导致水韧性被破坏,上游来水超过城市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雨水不能外排造成的。因此,要系统解决内涝问题,还要站在整个流域的高度,考虑城市外围情况,要将海绵田园与海绵国土的建设、水利工程的生态化建设结合起来。”        


       

俞孔坚分析,近期位于黄山市的古徽州部分地区被淹,徽州传统的民间水利系统,包括陂塘系统部分消失,农田排灌系统渠化硬化,滞蓄能力减弱,从山上排下来的雨水,夹带着泥土,迅速排入溪流、汇入江河,导致河水迅速上涨且夹带大量泥土和面源污染。


       

相反,如果雨水经过陂塘和田园上的坑塘湿地,那么,径流会减速、滞蓄,其夹带着的泥土和污染物得到净化、被沉淀,再经过自然河道两侧的野草过滤,汇入水渠时相对干净。两者对比明显。


       

“原先田园上的生态型民间水利系统受损,上游来水没有缓解,加之瞬时降雨太大,积水短时间内快速上升,是产生洪涝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该片地区为例,俞孔坚分析,区域海绵系统的建设应从恢复区域生态水利、流域的自蓄能力,修复湿地,完善民间水利工程和设施等方面入手。


       

俞孔坚认为,未来海绵城市的理念必须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来理解,即综合解决中国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从区域到局地尺度上探索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也是“海绵国土”的建设。        


       

标签:
看直播
找资讯
找产品
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