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近年来,全球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达成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标志着全球“碳中和”时代开启。我国作为全球命运共同体的一员,正在以实际行动为全球“碳减排”作出应有贡献。
导语:近年来,全球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达成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标志着全球“碳中和”时代开启。我国作为全球命运共同体的一员,正在以实际行动为全球“碳减排”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庄贵阳教授在“2021政信产业年度峰会暨第六届中国PPP投资论坛”上表示,“双碳”目标是我国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
01积极推动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
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10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各地要积极推动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实施建筑领域“双碳”行动,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
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等级划分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和基本级,以“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和“环境宜居”5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标准覆盖建筑的绿色、安全、健康等多方面性能,并将健康建筑、海绵城市、智能建筑、建筑工业化等新技术和新理念融入绿色建筑要求中。
我国绿色建筑工作起步于本世纪初,相对于发达国家晚30年左右,但发展速度非常快。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绿色建筑面积超过66亿平方米。“十三五”期间,累计建成装配式建筑面积达16亿平方米,年均增长率54%,到2025年,我国城镇新建建筑全面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02布局绿色建筑建设
10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为未来绿色建筑工作提供了总的战略部署。
从《意见》看出,绿色建筑建设,已经从重速度、重规模、重眼前,转化为重质量、重效益、重长远,这需要创新工作方法,需要统筹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推进重大工程项目。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要切实改进城乡人居环境,城乡建设和管理是一件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不仅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层面的,处处都要体现以人为本。发展基础设施,要努力实现“三个可持续”,一是生态环境可持续;二是经济社会可持续;三是金融财务可持续。金融机构要花大力气调查研究,推动建设富民便民的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
03城市发展离不开资本集聚
为解决资金“从何而来”的问题,各地方政府正在利用自有资源,以财政资金、国有资本为杠杆,撬动金融市场,高质量汇集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为发展助力。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构建了一系列在全球具备领先水平的绿色金融政策和标准体系,形成具备多层次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示范带动地方发展“多点开花”,并积极引领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为支持“双碳”目标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比如,11月8日,央行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绿色低碳投资活力;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我国正积极完善投资政策、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完善财税价格政策、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为推动高品质绿色建筑引入金融活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骏绿网(www.jungreen.com)国内首家以绿色建筑视频直播为特色的专业门户网站,是整合绿色建筑、WELL健康建筑、LEED、海绵城市等行业视频、专家、法规、标准、案例、问答、在线绿评等内容的全新绿色建筑门户网站。服务热线:4006464264
【骏绿有约】绿色建材分享:北新防水有限公司
电气资深专家 | 张定云正式入驻骏绿网“绿色建筑大咖”专家库!
赛事速递丨东莞市第六届绿色建筑设计比赛作品提交截止通知
地产沙龙 ▏哈工大副教授杨彪浅谈关于建筑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路线
住建部等十部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近期直播回顾:
骏绿网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骏绿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骏绿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骏绿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骏绿网QQ:3525864755,紧急联系方式:0755-86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