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建筑
2018年8月31日,武汉大跨度“回”字型空中连廊合龙
在中国,绿色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两年前,中央深改组提出,要利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为绿色发展服务。这也表明了未来政策对绿色发展的态度。
过去几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提高新旧建筑能效的政策和措施。而确保资本向绿色建筑和节能改造领域流动至关重要,因为这会极大影响中国可持续城市化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同时,需要加强金融机构评估能源效率项目的能力,改变管理模式,增加银行能源效率和绿色建筑项目的可担保性,以及支持性的政策框架体系。
以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标志,中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发展绿色金融体系的政策框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作为城市居住的载体,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关注。根据国际能源署2013年的估计,要实现《巴塞尔协议》的目标,将全球温度上升限制在2℃以内,需要在2050年之前将建筑领域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减少77%。这对建筑业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但也是一个发展契机,各国政府也开始加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力度。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既有建筑和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建筑总面积约为635亿平方米。而几十年来房地产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让中国人见证居住品质提升和城市化率提高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
近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8)》显示,2016年,中国建筑能源消费总量为8.99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6%;建筑碳排放总量为19.6亿吨,占全国能源碳排放总量的19.4%。
随之而来的还有数量不断攀升的建筑垃圾。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达24亿吨左右,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
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中国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曾做过一个测算: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每万平方米拆除的老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而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
这些现象和数据意味着,发展绿色建筑迫在眉睫。2017年5月,住建部印发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中国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要求,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达到3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
同时,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和新疆等23个省(区、市)出台了贷款利率优惠、贷款额度上浮、容积率奖励等激励绿色建筑发展的支持政策;江苏和浙江发布的《绿色建筑条例》规定,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贷款额度可以上浮20%;《河北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也规定,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二星级以上新建绿色建筑自住住房或者新建全装修自住住房的,贷款额度上浮5%~20%。这些规定对研发绿色建筑技术、产品材料和建设、购买绿色建筑等起到了激励作用。
绿色建筑若要走向市场,真正做大、做强,必须以绿色金融作为重要后盾。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12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已将绿色建筑包含进去;原中国银监会2015年发布的《能效信贷指引》政策也将建筑节能纳入绿色信贷重点支持的范围;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更是明确将绿色建筑发展列为重点支持项目。
新型装配式彩板建筑样板房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等七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构建覆盖银行、证券、保险金融等各领域的绿色金融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政策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绿色经济体。
在2018年6月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新华社《环球》杂志、瞭望智库主办,标准排名承办的“2018中国绿色地产发展报告发布会”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在发表演讲时表示,绿色建筑行业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发展为绿色建筑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绿色建筑领域集聚形成了体系较为完整的绿色业务生态链。从全球范围来看,绿色建筑领域聚集了绿色建材、绿色技术制造商、推广商、开发商、全球绿色空间的使用者以及愿意支付绿色溢价的绿色物业投资者,涉及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绿色认证机制、规范性要求、技术创新体系也较为系统和全面,这为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益和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
“绿色建筑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体系,它涉及到绿色建筑的设备,绿色建筑的能源消耗、功能等等,要把绿色建筑全方位地拆分开来,然后再进行绿色金融设计。”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管委会副主任蓝虹提出这样的建议。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曾公开表示,要把绿色建筑标准转化为绿色金融标准,绿色金融需要把绿色建筑的标准纳入到绿色信贷标准和绿色债券标准等金融指引当中去,也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红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演讲中介绍,目前我国存量建筑95%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这些高耗能建筑要改造,未来市场就非常大。此外,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城镇每年的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增建筑的比例要达到30%,这将新增投资需求达5万亿元。
有专家认为,绿色金融发展已势不可当,现有产品也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肯定。未来绿色金融将更多地打造量身定做的产品,对绿色建筑的支持也会更加精准,并且产品期限可以更长。
早在2007年,原中国银监会便开始倡导绿色金融,提出了《节能减排授信指导意见》,2012年又出台了《绿色信贷指引》,2015年初颁布了全球第一份《能效信贷指引》。
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末,中国绿色信贷余额已超过9万亿元,而在2013年末,这一规模仅为5.2万亿元。
从节能减排效果看,中国主要银行机构所支持的绿色信贷项目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87亿吨、节水6.2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4.35亿吨。
国家开发银行贷委会专职委员卢汉文介绍,截至2017年底,国家开发银行绿色信贷已经突破了1.7万亿元;同时在“一带一路”区域投放了1600亿元左右,余额也有1200亿元。
“一个行业要发展,开始阶段可以靠政策扶持,但真正要发展起来,必须要符合市场原则,要可持续。”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主任张勇淼指出。在他看来,对绿色建筑来讲,绿色信贷有一定的倒逼作用,“比如,如果企业不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 造,在申请抵押贷款时,银行就可以不支持你”。
对消费者而言,人们在购买绿色建筑需要按揭时,银行可以优先办理,并给予一定的优惠。“这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从人民银行的政策下给予支持,银行也愿意这样做。”张勇淼说。
资料显示,自2015年以来,国家进出口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已经开始在境内外发行绿色金融债、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等则以节能服务公司提供的能源管理合同项下的未来收益权作为质押提供贷款;国家开发银行以合法拥有碳配额的控排企业提供的可交易的碳资产作为主要质押物,为其提供项目融资。
中国银保监会政策法规局巡视员叶燕斐在今年的一次演讲中介绍,银行保险业在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他建议,北京应带头强制所有的工业建筑、办公楼都在大门入口处安装一个可以实时监测能耗和空气质量、室内环境质量的电子显示屏。针对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改造,还需要探索一个可盈利的市场化机制。
绿色金融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是绿色债券。国家发改委专家介绍,绿色债券和普通债券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香港首座“零碳”建筑——零碳天地(2017年6月9日摄)
首先,绿色企业债券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比例由普通债券的60%放宽至80%,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不受发债指标限制,可以申请发行超长期债券,并且申报受理及审核实行“专人对接、专项审核、即报即审”的“绿色通道”制度。
此外,支持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利用债券资金优化债务结构,在偿债保障措施完善的情况下,允许企业使用不超过50%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营运资金。主体信用评级AA+且运营情况较好的发行主体,还可使用募集资金置换由在建绿色项目产生的高成本债务。
发债企业还可根据项目资金回流的具体情况科学设计绿色债券发行方案,支持合理灵活设置债券期限、选择权及还本付息方式,允许绿色债券面向机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允许项目收益无法在债券存续期内覆盖总投资的发行人,仅就项目收益部分与债券本息规模差额部分提供担保。
2017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绿色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投向的绿色产业目录,对绿色公司债申报受理与审核实行专人对接、专项审核、即报即审的鼓励政策,鼓励市场主体投资绿色公司债,支持证券交易所建立绿色公司债券板块。同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权威指引》,以提高绿色债券的评估认证质量,明确提出对绿债核查评估的相关要求。
上述绿色债券相关政策措施为绿色建筑利用债券市场、发行绿色债券,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导,为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
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的统计数据,2017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到1555亿美元(约合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募集资金投放到低碳建筑和能效项目的占比从2016年的21%上升至2017年的29%。
在中国,龙湖、当代置业、朗诗和恒隆地产等绿色地产领军企业均已成功发行绿色债券。
“2014年底,当代置业就跟汇丰银行和世界银行合作开启绿色债券的项目。”当代置业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崔寒凌介绍说,在欧洲市场,绿色债券体系、机制和结构都比较成熟。
虽然国内绿色金融市场起步较晚,但可以预见,未来10年,中国绿色融资的需求前景广阔。
根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5年11月发布的《绿色金融改革与促进绿色转型研究的研究报告》,从可持续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修复、工业污染处理、能源与资源节约、绿色产品等六大领域、16个子行业的分类来看,中国绿色融资需求在40万亿元以上。
马险峰认为,如此巨大的融资需求,将不断推动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及绿色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境内和境外累计发行绿色债券184只,发行总量达到4799.1亿元,其中投向包含绿色建筑的节能领域的比例不到10%,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在相关政策支持下,近年来用于绿色投资的保险资金范围不断扩展,比如参与了京沪高铁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新能源、新型绿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包括环境修复、生态农业投资等。
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统计,截至2018年4月底,保险资金以债权投资计划形式进行绿色投资的总体注册规模达6854.25亿元,其中包括直接投向一些重点生态环保领域,如投资新能源666亿元、水利506.44亿元、市政178.6亿元、环保52.7亿元等。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责任保险事业部副总经理傅晓亮认为,如果说金融是助推器,那么保险对于开发商而言,则更像是一个监督的过程。
“绿色保险推进过程中最大的痛点,在评价体系上。”傅晓亮指出,绿色建筑评价是以设计图纸出发的,但建筑盖成、运营后,它是否属于绿色建筑难以确定。
在他看来,保险应该承担信用背书的作用——保证企业获得金融机构的投资后,顺利建成绿色建筑,投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消费者能够买到真正的绿色建筑。
马骏也认为,“绿色建筑建成后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买家往往不相信建筑商声称每平方米能够降低能耗和减排百分之多少的承诺。要解决这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通过绿色保险的金融创新,由大型保险公司向买家保证绿色开发商开发的建筑确实可以达到降低能耗、水耗和其他减排标准,绿色建筑产品就很容易销售。”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开发商没有完成绿色建筑的承诺。我们也可以把这个信息作为信用记录,提供给政府部门,作为开发商的信用目录。”傅晓亮说。
对于保险来说,信息的披露和共享至关重要。这能推进节能环保技术信息、企业违法信息、社会信用信息在节能环保管理部门、产业管理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之间实现共享,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金融机构业务管理难度和成本。
平安财险统保部经理刘松岭说,安全是绿色建筑的第一个重要命题。他认为,像长租公寓、养老公寓、装配式建筑等都有自己的特点,保险机构要围绕它们所需要凸显的功能——节能环保、舒适无障碍、适老、适幼等,针对各自的特殊性提供相应的保障,既能让投资人放心投资,让政府安心地进行监管,也能让业主、消费者安心地入住。
从过去十多年投资实践来看,绿色基金的长期表现往往高于综合性基金,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中美绿色基金总裁白波认为,绿色基金的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第一,基金要扮演更加主动的角色,作为股东方参与到项目中;第二,做绿色投资要有可持续性,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行业里去;第三,要创新,包括软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基金从股权投资的方式,结合创新融合绿色+的方式,可以协助更多的资金,进入绿色建筑的领域。”白波说。
截至2017年11月,中国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以环保、低碳、新能源、清洁能源、可持续治理和社会责任为主题的公募基金101只,规模8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普通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高成本。资本逐利,绿色建筑的高成本应如何看待?
对此,白波表示,目前整个房地产行业在发生巨大变化,从增量地产走向存量地产。从全周期来看,虽然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在初期较高,但以后运营成本较低,尤其是长租公寓、仓储物流地等精细化业态是其优势。
“从供给侧改革来讲,这是消费升级,给予消费者品质生活。”张勇淼指出,在“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的理念下,使用绿色建筑可以减少居住成本,还能减少对居民健康的损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暖!这座台湾最具代表性的绿色建筑,有个与青蛙有关的动人故事…
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关于2018年度第十一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公示
惠州绿色建筑嘉奖机制正式落地! 首批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共奖励150万元
最全绿色建筑政策 | 全国31个省市 装配式绿色建筑规划与鼓励措施(下)
(via深圳建科院、华润“春笋”总部、鲲鹏资本)
(via深圳建科院)
(via城设设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