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绿色建筑经济的重要性
1、绿色建筑经济性的直接表现是经济价值 , 通过财务成本与收益核算较容易计算。例如绿色 建筑的节能经济成本主要是建造阶段保温外墙节能窗等技术措施的投入 ,收益主要是使用阶段节约能耗的经济价值。
2、绿色建筑经济性的间接表现是环境价值 ,需要对环境污染进行量化从而将环境价值转换成经济价值 ,例如绿色建筑的节能环境收益是将节能量用标准煤统一计算,并转化为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根据治理污染的花费评价其环境价值。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系统边界的不确定性 、环境的主观偏好 、市场的多变等复杂原因环境价值的量化相对而言不易准确计算。社会价值是绿色建筑经济性的隐形表现。从国际绿色建筑的发展来看,绿色建筑是起源于上世纪年代西方绿色运动的一个产物,由环境保护开始,并最终扩展到以绿党为标志的政治层面 。
3、绿色运动所倡导的环境意识包含社会公平的内涵绿色建筑所提倡的价值观是对现行经济制度的一种批判绿色建筑所大力倡导的环境收益是对社会公平的追求绿色建筑所力求减少的环境影响需要公众责任意识的觉醒 ,绿色建筑所希望达到的健康 室内环境是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但绿色建筑社会价值的相关研究开展较少,还缺少可量化的计算方法。
由于外部效应又称外在因素等 , 是上世纪初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外部效应有多种定义简单地说外部效应就是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影响。它是一种成本或效益的外溢现象。
绿色建筑存在外部效应。绿色建筑的经济性一方面表现为直接的经济收益如节能带来使用成本的降低 ,另一方面表现为环境影响减少所带来的间接的环境效益绿色建筑是以尽可能低的环境影响达到相对较高的建筑性能这种环境收益通过一定区域表现出来。绿色建筑需要技术成本的投入,而绿色建筑所带来的环境收益为社会所共享 ,这就是绿色建筑的外部效应。
一般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的话 ,外部效应会造成价格不能反映真实价值。使一些环境资产的市场价格并不反映其真实的稀缺性。外部效应通过环境影响表现出来 ,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针对外部效应从市场角度来看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一种是直接干预的方法。早期的正统微观经济学家 ,如英国的庇古,主张由政府对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生产给予补贴而对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生产征收专门的税。另一种是间接干预的方法即以司法的形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建筑的产权 、设计,施工和使用相互分离是绿色建筑缺乏内在动力的根源。开发商追求效益最大化很多情况下这个效益并不包括环境效益设计师也无需为环境污染承担责任大多数情况下业主并不关心建筑的使用能耗。
我国绿色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还缺少相关的法律基砒《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相关的法律会逐步出台。时间效应时间效应是指将来发生的费用与效益比现在发生的同等数额的费用与效益的价值低 ,相隔的时间越长 ,其现值就将越小。折现是将未来费用与效益调整为现值的过程。人们使用折现有两个主要原因―时间偏好和资金的机会成本。时间偏好是指每个人都喜欢先收益后支出 ,资金的机会成本是指现在的一笔资金比将来同等数额的资金价值更高。因此高贴现率使很久以后发生的环境破坏和节约的成本通过折现可以减少到很小 。
建筑节能具有效率阶乘性经济特征 。 由于建筑的能源效率同时受到多个系统的影响不同系统的累积效能提升使得绿色建筑能源策略有可能实现显著的经济阶值。在《四倍跃进 》中魏茨察克以空调能耗为例 ,详细分析了绿色建筑的能源效率提高策略与其所带来的价值间的乘数关系黄献明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采用高效的照明设备以节约大约为70% ,根据具体情形不同有所变化左右的空调制冷量适当放宽室内恒温 、恒湿范围 ,可以减少的制冷能耗通过被动或可再生能源补偿的方式 ,可以节约80%制冷所需的常规能源提高传统制冷方式的效率 ,可以节约50%的能耗采用更科学的控制方式 ,可以节约20%能耗。因此 ,在理想的状态 ,建筑空调能耗有可能仅为传统方式的2% ,这一分析虽然有些许夸张 ,但它揭示了经过整合设计的建筑节能在经济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 。
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 ,人均占有量仅为2300?/年居世界第88位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 ,长江及其以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6.5% ,其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5%其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同时 ,受季风性气候的影响我国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平均 ,大部分地区连续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左右。造成全国670个城市有4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的缺水 ,缺水总量约为60亿吨。节水不仅意味着用户可以减少经济支出 ,企业提高产值 ,同时可以削减基础设施的投入减少相关的环境污染。
土地属于稀缺资源 ,保护农田 、节约土地 ,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绿色建筑节地策略需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通过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 尽量利用已有建设用地 ,避免在原生环境进行开发建设活动 ,即非扩张性开发原则二是当不得不在原生环境中进行开发建设时 ,要尽量减少开发带来的环境冲击, 即影响最小化原则。建筑的节地具体措施包括控制建筑用地总量 ,保持城市的适度规模研究合理的建设用地结构 ,科学合理地控制人均建筑用地指标合理选择建筑用地 ,保护自然生态 ,不占良田或基本农田,“优 先选用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 ” , 如鼓励对旧工业区等废弃地的改造再生建筑用地的技术经济指标 ,如建筑密度 、容积率 ,户型 、道路、绿地等都应体现节地原则如可以适当提高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住宅建筑的密度与容积率确定要立足于创造宜居环境强调土地的集约与高效利用 ,尽可能利用地下空间 。
建筑节地的经济性与土地的产权形式密切相关。相对而言。土地私有制的情况下业主对土地拥有完全产权而能更好地关注土地的环境价值 ,土地利用更高效节地的经济动力更明显。我国的土地为国家所有制, 即业主只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而使用权对住宅用地 、业用地 、农业用地等不同性质的土地具有不同的规定。以住宅用地为例受经济利益驱动的开发商 ,从根本上来说具有最大限度开发用地的使用价值 的动机而缺乏改善用地的环境品质的动力。但这种土地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为城市整体改造提供了可能性 , 如果排除城市改造过程中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从节地的经济性来讲 ,我国的城市整体改造将趋向于紧凑式开发的模式 。
暖!这座台湾最具代表性的绿色建筑,有个与青蛙有关的动人故事…
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关于2018年度第十一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公示
惠州绿色建筑嘉奖机制正式落地! 首批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共奖励150万元
最全绿色建筑政策 | 全国31个省市 装配式绿色建筑规划与鼓励措施(下)
(via深圳建科院、华润“春笋”总部、鲲鹏资本)
(via深圳建科院)
(via城设设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