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已是大势所趋,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住的健康”“住的舒适”这一理念,一项由德国洪堡大学高级教授伯恩德·威珍纳主持、涉及12个欧洲国家共1.2万人的研究发现,搬新家时人们最看重的就是“舒适”,健康舒适如今已经居住环境的首要追求。目前市场主流的绿色建筑行为为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主要体现在对地源,风力,太阳能等能源的利用,合理规划室内的水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冷热源系统,采用零化学污染装修用料,控制公用区的绿色绿化等。随着我国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应用和普及,这种新型住宅模式应用也会越来越常见。
在建筑节能方面,最大限度减少能量损耗是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创造应用的绿色建筑技术种类日益增多,目前在住宅建设中常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及其发挥的功能可归纳如下:一是太阳能在住宅中的应用技术,其主要功能与作用是汲取太阳光能向住宅供应热能,如太阳能热水设备、太阳能炉灶、太阳能辅助暖气设备等,属于通用性较强、应用范围较广、具有永久性的绿色能源应用技术。二是风能在住宅中的应用,其主要功能与作用是各种房屋的通风,也可把风能变为动力,如风能发电就是其中一例。三是地热在住宅中的应用技术,其主要功能与作用是应用相应技术设施将大地的热量引入住宅之中,以实现向住宅供应热力加以使用,在地热丰富、温泉较多的地区应用较多。
上述节能降耗措施在国内的绿色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采用优质的外墙保温材料、太阳能热水及照明系统、断热铝合金窗等等。将水管预埋进天花板的楼板中,通过地源热泵将水打入地下,利用恒温土壤为循环水加热、降温,这样循环水回到室内后通过顶棚辐射可以保证室内温度均匀柔和稳定,实现无噪音、无吹风感的温湿度环境。再比如通过专业软件对微环境和绿色建筑自身进行电脑模拟分析,考虑建筑与环境之间、建筑与建筑之间、树木与建筑之间、绿色建筑自身形态等等方面,充分利用自然的阳光、风、水。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加热建筑和室内空气,在夏季最大限度地控制阳光对居住舒适和节能的负面影响。
静谧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人们一直追求和向往的,而现代生活中,噪音污染却无处不在,而绿色建筑也需要进行噪音防治。生活噪音主要来源于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社会噪声等。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它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同时,过高的噪音还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等危害。
目前,绿色建筑噪音防治措施较多。其一是隔音屏(坡或林),就是在噪音来源方向和小区之间以防护屏、防护坡或种植防护林木的方式,阻隔噪音。比如通过计算机模拟声环境,预测室外噪声值,采取在绿带内种植高大乔木和在绿化带内堆土做微地形隔声来达到吸收、降低噪声的效果,将室外噪声降低到人体感觉舒适的程度。也有住宅项目引入立体绿化,利用屋顶和墙体,做好立体绿化,形成空中花园、草坪等,既能有效吸附PM2.5有害气体侵害,起到除尘的作用,又是阻隔噪音的有效办法。
此外,采用新型隔声建材降低噪音污染也是目前房企普遍采用的方法。比如使用塑钢窗提高室内密封度。在塑钢窗中采用中空玻璃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因为最烦人的噪音往往是高音部分,而高音是直线传播的,用玻璃可以使其大部分反射,中空玻璃则可以使其没有反射的部分消耗殆尽。楼板隔声系统则采用浮筑楼板和地板采暖相结合,使得楼板的撞击声压级大大降低,为上下楼层营造最安静的生活环境。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由于空间密闭的因素,室内污染空气的浓度常常比室外严重二至三倍。城市中的现代人平均80%左右的时间要在室内度过。而绿色建筑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绿色建筑技术使得室内空气更加优质,相比窗外看得见的雾霾,对健康影响更大的,其实是室内空气。这种污染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污染三种类型。空气物理污染主要是各类可吸入颗粒物,超标的颗粒物进入人的呼吸系统,易引起刺激过敏,甚至诱发肺炎、肺癌等疾病;生物污染包括病毒、细菌、螨虫等,可引起人过敏、生病;化学污染又称VOC污染,指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含300多种物质,人们最熟悉的就是甲醛,严重的可以致癌。
为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很多绿色建筑大量运用室内空气新风系统。例如,室内高位安装有排风口,地面预留了通风管道,墙壁内设置了通风层,通过房屋内外的压力差,就能将室内的废气排出,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运输进来,达到自然通风的效果,再辅以机械通风,夏季可将外墙吸附的热量吹出,冬季则关闭风口,墙内的空气成为保持室内温度的自然保温层;在新风系统中加入过滤、杀菌和增氧等多项处理程序,使室内获得自然新鲜的空气;利用户式温湿度联控辐射系统,将室内温度与湿度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区间,降低微生物繁殖几率。
目前,新风系统在全国房地产市场并不罕见,已经成为中高端楼盘绿色建筑的标准配置。
绿色建筑已成为住宅的必要选项,只有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创建有健康管理、新型工作空间、便民服务的多功能社区才能够让居住群众得到安心,才能打造“天人合一,绿色协调”住宅名片,给居住群众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生活环境,让其住的安心,住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