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骏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绿建资讯 >行业资讯 >青岛引领装配式建筑技术变革的创新实践

青岛引领装配式建筑技术变革的创新实践

时间:2024-09-27     作者:披萨     来源: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分会     阅读:20126

文章摘要: 青岛装配式建筑创新实践,EMC 技术体系与 MiC 技术引领建筑工业化新变革,为山东建筑发展提供新经验,助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青岛市,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新型建筑工业化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石嘴子住宅项目和王台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内青岛光电产业园员工宿舍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青岛市新型EMC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和模块化集成建筑(MiC)技术的项目正式进入快速建设阶段,这一创新实践为山东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

EMC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理论创新与工程实践的完美结合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石嘴子住宅项目,EMC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大放异彩。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共建设8栋高层楼房,656套居民回迁用房,配套建设9班幼儿园1处,公共用房和社区商业配套用房面积12000余平方米。项目1#、3#楼(均为地上26F)为装配整体式剪力结构装配式建筑,由荣华(青岛)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高质量预制构件,竖向混凝土预制构件全部采用EMC技术体系。据荣华(青岛)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工介绍:通过本项目EMC技术体系的应用,相较于其他技术体系,在生产环节,EMC预制边缘构件无外伸连接钢筋,模具标准化及通用化程度高,加工工艺简单,无需额外采购专用加工设备,能够降低预制构件生产成本;在施工环节,大直径连接纵筋与金属管道对位精度要求低,预制墙板安装效率高;波纹管内部仅布设单根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浇筑易密实;金属管道不吸水,浇筑质量有保障。

EMC系列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自主研发,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成果。该技术体系的核心在于“非等同现浇构造理论”,通过优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配筋和连接构造,确保了结构在高效加工和施工的同时,具备与现浇结构相媲美的受力性能。

该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了建筑的整体性能和抗震能力,解决了传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连接部位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技术难题。通过优化配筋和连接构造,EMC技术体系显著提高了建筑的整体性能和抗震能力。

EMC技术体系的运用,使得混凝土模块单体的大部分工序能在标准化的工厂内完成,大幅缩短了现场施工时间,从而提升了建造效率。取消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安装速度得以加快;无需进行套筒和连接钢筋对位,显著缩短了施工工期,非冬施标准层可实现4~5天/层的施工速度;同时避免了冬季施工过程中套筒灌浆等技术问题,冬施保温措施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

EMC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套筒灌浆连接在全预制剪力墙预制及安装精度要求高、连接成本高、灌浆质量控制难度大、冬季施工困难等方面的痛点。体系钢筋连接采用传统的直螺纹套筒机械连接形式,避免了因工人素质和管理不当可能产生的钢筋接头施工质量问题,提高了施工质量的可控性;同时,它也解决了传统叠合剪力墙空腔内搭接钢筋密集、混凝土浇筑不易密实、生产工艺要求高、机电点位局限性大等问题。这有效减少了现场人工用量,便于施工管理。

采用波纹管代替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降低了预制构件加工成本;施工现场无需进行套筒灌浆、无灌浆施工作业,降低了施工及临电成本;预制构件可有效减重约20%,平均每块墙板自重约减轻1吨,吊次减少约20%,降低了塔吊费用;相对于预制非夹心保温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剪力墙结构,EMC预制空心叠合剪力墙结构的综合成本每平方米可降低50元左右。

模块化集成建筑(MiC):建筑工业化的新篇章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建筑行业正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模块化集成建筑(MiC)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建筑工业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MiC技术通过将建筑拆分为多个立体的空间单元,在工厂内完成房屋建造的大部分工作,施工现场仅需将这些单元精准可靠地连接,即可完成整个项目的建设。这种生产方式实现了房屋建造从工地到工厂的转移,使得建筑过程更加高效、精准。

青岛光电产业园员工宿舍项目是山东首个混凝土MiC高层项目,该项目坐落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王台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由中建国际投资(山东)有限公司与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施。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08万平方米,涵盖7栋单体建筑,并配备有高标准餐厅、活动室、阅览室等生活设施。该项目中的混凝土MiC单体模块,其水电、装修、卫浴设施等90%以上的工序均在标准化工厂内通过流水线生产完成。借助MES生产管理系统,每个模块都被赋予了统一的身份信息二维码,实现了全过程可视化管理,质量全程可追溯,真正做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在青岛光电产业园员工宿舍项目中,2栋高层建筑采用了中国建筑国际集团自主研发的C-MiC快速建造技术,共引入724个MiC箱体,MiC总建筑面积达2.32万平方米,装配率高达70%以上。项目现场运用C-Smart智慧施工平台,提升了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吊装技术组合拼装MiC箱体,使得建造周期比传统方式缩短了三分之二,现场用工量减少了70%,固废排放降低了75%,实现了降本增效和绿色低碳的双重目标。

模块化集成建筑(MiC)技术,作为建筑工业化领域的突破性创新,其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拆分与集成模式。这项技术将复杂的建筑项目拆解为多个立体空间单元,并在先进的工厂环境中完成绝大多数建造工作。每一个建筑模块都经过精心设计与精确制造,确保了其高度的标准化与通用性。随后,在施工现场,这些模块被迅速而精准地连接起来,仿佛是在组装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从而极大地加快了建筑的整体建造速度。

在缩短建造周期与降低成本方面,MiC技术同样展现出了惊人的效果。通过将混凝土模块单元在工厂预制完成,并直接在现场进行组装,MiC技术将原本耗时冗长的建筑过程简化为一个高效的“单元组装”。这一转变不仅显著缩短了项目的建设周期,更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成本,更为环境保护贡献了重要力量。

此外,MiC技术还凭借其高度标准化的生产与监管流程,确保了建筑模块的高品质输出。在全周期BIM设计的数据支持下,MiC技术能够在设计阶段就完成模块结构、装修、水电、设备管线、卫浴设施等所有施工工序的拆分与设计工作。而在生产过程中,智能机器设备与传输导轨的协同作业,更是实现了流水线的高度标准化与效率化。同时,“三检制”的严格实施,也确保了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能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了建筑模块的整体品质。

在能耗与碳排放方面,MiC技术同样表现优异。通过将尽可能多的施工工序前置至工厂进行,该技术大幅降低了建筑全过程的能耗与碳排放。这不仅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能够缓解因施工而产生的噪音与粉尘污染问题。此外,工厂化的生产方式也使得建筑模块的加工与组装更加精确与高效,从而提高了建筑的整体质量与耐久性。

展望未来:青岛市持续推动建筑领域技术创新

青岛市自2013年开始推广装配式建筑,政策技术体系日趋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产业链条持续优化,先后出台《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青岛市装配式建筑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构建起全过程管理服务体系,提出减免建筑废弃物处置费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扩大装配式建筑规模,全市已累计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4400万平方米;组织参编《缀板式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结构技术规程》等国家和省级标准图集,编制青岛市《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质量通病防治导则》等十余项技术文件,为全市装配式建筑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培育市级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2家,年设计产能分别达165万立方米和75万吨,有力保障了青岛市新建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需求。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石嘴子住宅项目以及青岛光电产业园员工宿舍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而且充分展示了青岛市在建筑领域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成就。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持续推动建筑领域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努力实现更多具有示范意义的项目落地。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装配式建筑节能技术,青岛市将为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将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还将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骏绿网(www.jungreen.com)国内首家以绿色建筑视频直播为特色的专业门户网站,是整合绿色建筑、WELL健康建筑、LEED、海绵城市等行业视频、专家、法规、标准、案例、问答、在线绿评等内容的全新绿色建筑门户网站。服务热线:4006464264

骏绿网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骏绿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骏绿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骏绿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骏绿网QQ:3525864755,紧急联系方式:0755-86008491

企业微信截图_1636339098784.png


标签:
装配式建筑
建筑工业化
看直播
找资讯
找产品
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