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李魁山:让绿色建筑名副其实
本期嘉宾介绍
李魁山,男,毕业于同济大学,现担任深圳市骏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机电总工。1999.9-2003.7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士,2003.9~2005.9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2006.3~2009.8毕业于同济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博士,2011年12月,获高级工程师职称,APEC低碳能源专家、上海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暖通专业)专家、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暖通专业)评审专家、大连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特聘讲座专家、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5月,受APEC邀请,作为国内专家参加泰国低碳项目评审;2012年9月,受APEC邀请,作为国内专家参加泰国苏梅岛低碳项目评审;’2012年11月,受APEC邀请,作为国内专家参加菲律宾低碳项目评审;2013年5月,受APEC邀请,作为国内专家参加印度尼西亚低碳项目评审;2013年,获上海市科委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2014年10月,受德国能源部邀请,在柏林,作为专家介绍国内绿色建筑发展现状,2016年9月、11月,分别在利马、莫斯科参加APEC 能源工作组会议。主要言论有建筑材料水蒸气渗透系数实验研究、建筑热桥三维非稳态传热数值模拟分析 、桩基式土壤源热泵换热器换热性能及土壤温升研究、采用常规冷水机组作为冷源的辐射供冷加新风系统形式分析及能耗计算、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如愿到上海发展、参与APEC项目
2009年8月李魁山博士毕业,他的博士论文从热湿传递理论出发,提出了适合上海及华东地区气候、环境特点的保温方式,还是以外墙保温为主,采用30毫米的保温材料以及可供选择的几种材料。魁山并不讳言,他这篇论文的特色在于把湿和热放在一起考虑,以往两者是分离的,而且考虑传热居多,较少考虑传湿,课题也是国家十一五的课题的一部分。博士期间,魁山拿到过博士光华奖学金,并人选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博士毕业后.魁山说他比较现实,没有想过要进高校,就一门心思想进企业。当时上海建科院和华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都有机会,因为世博会期间有过很好的合作,这样就选了华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刚工作不久,他就有机会参与了一些项目,包括国家和上海市的重大工程项目,市科委和集团的科研项目,如虹桥商务区、机场项目、国家会展综合体项目还有一些节能环保低碳项目,如武汉光谷生态艺术展示中心、大连生态城生态规划等。魁山说他通过这些项目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自己适合做什么。在华东院期间,一个偶然机会,他在国外开会时知道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亚太经合组织)有国际合作项目.2012年
得到APEC资助研究APEC地区降低能源强度的措施,其实APEC项目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促进区域合作。该项为绿色建筑拿出定量,可信指标目以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为背景,为今后APEC地区低碳城镇降低能源强度提供了借鉴意义。2014年2月在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举办了一次小型国际研讨会,目前该项目已经结题,很快200页的研究报告会在APEC网站上与大家见面。在华东院呆了四年半后,今年2020年2月魁山离开了生态城,进入中国建科院上海分院。但是入选启明星是在华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所以他很感念华东院给予的机会。
理论指导实践、专注建筑节能
到了新单位后,他的重点转为建筑监测能源管理。这件事的背景是国家对建筑节能的事要动真格,第一步要求超过2万平米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耗能情况要上传,高校、医院等都在此列。魁山他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个大型公共建筑耗能监测平台加入专家系统,自动分析这些数据,比如说通过监测发现某一建筑内空调耗电量很大,就要查原因,通过末端一些传感器来找到耗电大的原因,有些要分析原因,有些系统自己能解决。目前更多的是监测,很少有专家系统给出诊断意见。对此,魁山希望拿到一套可靠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提供一套节能解决方案,以补专家系统的不足。魁山告诉我,目前他们这个专家系统已经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顺利的话本月底可进入试运行阶段。除了这个建筑物耗能动态监测分析系统的研制,李魁山现在的工作还有一块,就是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的效果及定量研究。魁山说,现在绿化的理念被几乎所有人接受,但很多人对绿化的理解是比较浅层的,认为能带来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就好,但作为专业人士的李魁山显然想的更深一些,他是想做一些定量分析,仍是从热湿传递角度来做一些理论探索研究以指导工程设计。其实,通过建筑绿化达到降温、降噪的效果还是一门相对新的技术门类,有点交叉技术的味道,这里涉及到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绿化面积和厚度等概念。魁山想通过理论研究,尝试将一些建筑学上还无法确定的东西加以量化来指导实践。比如,不同的植物,植物的叶面大小、高度、密度与建筑物温度调节的关系。目前,建筑绿化与建筑物降温的关系研究目前还只是魁山个人的兴趣,他想等研究有了点眉目后再申报相关的课题。
为绿色建筑拿出定量、可信指标
实际上,这次魁山获得的启明星计划资助项目——建筑绿化对降低区域热岛强度的热湿传递机理研究,和他以上的研究有很大的相通性。谈到这个启明星课题立题的背景,魁山说。现在各地建造很多生态城,往往建筑绿化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到底效果如何,没有明确说法,也无法量化。国外有研究说屋顶绿化和建筑外墙绿化可以降低屋内温度3—5度,但国内现在拿不出这方面的检测标准和数据。从现时紧迫性来看,现在区域热岛强度、建筑绿化率及其效果都已纳入国家评定绿色建筑的指标。如果拿不出可量化的指标,对绿色建筑的标准的制订缺乏说服力。魁山说以上这两件事其实都是围绕建筑节能,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能为改变一些所谓的绿色建筑并不节能的“尴尬”做些实在的事情,“现在相当部分绿色建筑都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我想做的事就是使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真正名副其实。”谈到具体操作时,魁山说,他和他的团队今年正在参与一些项目,争取拿到成果示范,这样可复制才有说服力。这几年,由于自身的努力,李魁山除了在华东院工作期间就获聘高级工程师外,还以他的专业能力受聘为APEC低碳能源专家、上海市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暖通专业)专家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暖通专业)评审专家、曾多次作为专家参与APEC低碳城镇的评审工作。
我和魁山约好,等他上述两项工作有实际进展后我会来进一步关注和推介,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和成效将直接造福我们的生态城市建设,期待尽早听到魁山他们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