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骏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绿建资讯 >行业资讯 >四川: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四川: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时间:2022-07-08     作者:KiAile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阅读:26344

文章摘要: 近年来,四川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实际,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建设安全城市、韧性城市的重要举措。

【导语】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保护城市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生态敏感区,结合绿色建筑、低影响开发建设(LID)以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GI),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调节雨水径流,充分利用天然植被、土壤、微生物净化水质,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近年来,四川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实际,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建设安全城市、韧性城市的重要举措。

在城市建设中,四川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挥城市水生态服务功能、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水环境治理、河湖长制、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内涝治理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系统推进,从而实现“提高城市水安全、改善城市水环境、涵养城市水资源、修复城市水生态”的多重目标。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设市城市已形成海绵城市面积共828.97平方公里,占全省设市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比例达到24.6%。

——坚持“制度完善、技术支撑、资金保障、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

法律法规提供保障。出台、修订了《四川省城市供水条例》《四川省城镇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四川省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城镇节水、雨水资源化利用、排水与污水处理、园林绿化、防洪排涝等规划建设管理有法可依,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法治保障。目前,《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已公示结束,正在进行合法性审查。全省各城市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地方性立法工作,如遂宁市已颁布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德阳市、广元市、广安市等已将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立法纳入“十四五”立法计划,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根本保障,将海绵城市理念落实到城市工作的各个方面,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

规划标准日趋完善。制定《四川省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四川省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标准》《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评价标准》等导则和标准,指导地方以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问题为导向,编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规范全省海绵城市建设中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与小区、绿地与广场、城市道路、河湖水系等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设计,使海绵城市建设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提高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质量。在排水防涝方面提供有效技术指导,印发《四川省城市(县城)建成区排水管网排查技术导则(试行)》《四川省城镇合流制排水系统技术指引(试行)》等技术导则,着力解决排水管网排查、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等工作中的技术困难。在老旧小区改造、园林绿化等工作中充分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印发了《四川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试行)》《老旧小区改造要素设计指引》等,指导地方在老旧小区改造、园林绿化、绿道规划建设等工作中融合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相关要求。

试点示范成效凸显。四川省充分发挥试点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2015年,遂宁市成功申报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2016年,四川省确定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3个县级市和7个县城开展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在全省同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自该项工作推进以来,在法规制度、规划标准、投融资机制及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成效明显,形成了一批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2021年经综合评选,推荐泸州市申报国家“十四五”期间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泸州市成功入围后在今年绩效评价中取得了A类的优秀成绩。

省级示范及时匹配。为有效落实国家“十四五”期间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部署,四川省及时启动省级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从2022年到2024年,拟评选不超过30个城市(县城)为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不超过9个、县级市不超过6个、县城不超过15个。“十四五”期间,四川省拟累计安排27.9亿元支持示范城市(县城)建设。今年4月,经基础性评审和技术性评审,确定了10个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3个、县级市2个、县城5个,推荐广元市、广安市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既是工程建设又是发展理念

深化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工作。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深化海绵城市系统化建设理念,与“十四五”市政设施建设规划充分协调衔接,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防洪排涝、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老旧小区改造、河(湖)长制、绿色社区创建等工作统筹推进,着力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化体系。

拓宽筹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合理运用债券资金,引导各地加大投入。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海绵城市建设,指导各地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增强海绵城市建设资金保障。积极推广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

坚持示范引领,全面实施建设。抓好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县城)建设,总结推广建设经验,加大培训指导力度,加深各地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解认识。进一步总结、运用海绵城市建设典型示范成效,举一反三,指导各地城市新区建设和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项目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加快推动不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设和提质增效,做好海绵城市基础设施常态化维护管理,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十四五”期间,四川省将更全面、更有效地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各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河湖空间管控严格、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为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特色城市努力奋斗,推动全省海绵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泸州 科学谋划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路径

2016年,泸州市被列为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将海绵城市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海绵城市理念同城市建设发展有效融合。自2021年入选“十四五”期间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泸州市科学谋划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路径,指导城市建设。

泸州市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

在建设过程中,泸州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创新构建“5个1”工作机制(一套标准体系、一年一次专业培训、一次性告知、一次施工交底、一个项目一个工作群)。截至目前,主城区范围内已出具海绵城市建设任务书298份,通过海绵城市施工图专项审查项目164个,已竣工验收海绵城市项目103个。

与此同时,泸州市探索有效的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监管与保障体系,建成泸州海绵城市监测管控评估平台工程(一期),将监测要求纳入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将海绵城市项目纳入全过程信息化管控。平台运行以来,共出具数据分析报告33份,通过模型评估全面、宏观、及时、准确地了解泸州市海绵建设整体成效,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截至目前,泸州市建成海绵城市项目103个,全面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77.2平方公里,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长江干流泸州段常年保持II类水质。

广元 “海绵+”助力城市践行“两山”理念

广元市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作为统筹实施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快推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典范城市建设。

广元市南河国家湿地公园

海绵+生态修复。聚焦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结合雨洪管理理念和城市生态本底优势,构建区域“大海绵”,切实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态系统修复及保育力度。

海绵+环境治理。依托嘉陵江流域上游(广元段)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在省内率先完成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19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开展城区排水管网检测排查,针对性实施管网病害治理,基本实现雨污分流,22个国、省考核断面和水功能区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海绵+安全保障。构建“上疏中排下蓄、多途径削减”体系,探索山地河谷城市洪涝治理路径。在城市上游建设防洪控制性水库,建成3座中型水库,全市新建加固堤防117公里、疏浚河道163公里,治理中小河流120公里、山洪沟11公里。

海绵+社区建设。将“海绵化”改造与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有机结合,探索建立广元市首个“海绵城市综合体”,建成广元康养示范产业园海绵化生态康养示范基地。2021年,全市37个城市社区被命名为“四川省绿色社区”,利州区芸香社区入选全国社区类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广安 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广安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提出“旧城重点改造、新城严格控制,雨水调蓄为主、综合利用为辅,高水高排高用、低水低排强排”的总体思路。

“海绵理念”与“整体规划”融合。将海绵城市“慢排缓释、源头分散控制”的设计理念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总体要求,在规划设计中,注重加强与城市排水防涝、道路交通、城市水系、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调和融合,在保护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原始地形地貌基础上,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缓解城市内涝。

广安市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海绵蓝线”与“河长制度”并举。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蓝线”管理规定,综合整治西溪河、渠江等天然河渠,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行为第一时间进行严肃处理,并立即恢复生态环境原状,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严格落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河长制度,制定“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全面改善城市水体环境。

“海绵公园”与“城市绿地”共生。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开展城市绿地建设,最近三年新建、改造21个公园。结合周边水系、道路、市政设施等,统筹开展竖向设计,在消纳自身雨水径流的同时,尽可能为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缓释空间。结合公园的布局和生态景观等要素,通过使用透水材料和平铺路缘石等措施,提升对雨水的滞蓄、净化和利用能力。

“海绵道路”与“老旧小区”同步。积极转变传统的道路、老旧小区改造理念,变快速汇水为分散就地吸水,将道路径流引到绿地空间,同步提升城市道路、老旧小区的雨水滞蓄能力。同时结合道路项目完善老旧小区排水系统,对现有的合流制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近三年已完成400余个老旧小区的排水设施改造工作。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骏绿网(www.jungreen.com)国内首家以绿色建筑视频直播为特色的专业门户网站,是整合绿色建筑、WELL健康建筑、LEED、海绵城市等行业视频、专家、法规、标准、案例、问答、在线绿评等内容的全新绿色建筑门户网站。服务热线:4006464264



绿色装配第一直播-骏绿网


最高11亿!2022年全国及各省市海绵城市补贴政策汇总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印发《关于支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骏绿网直播回顾】2022年东莞市建筑领域节能宣传月及第七届绿色建筑设计比赛启动仪式暨第六届绿色建筑设计比赛颁奖典礼活动

【骏绿网专家入驻】绿色建筑专家 | 汤文健正式入驻骏绿网“绿色建筑大咖”专家库!

【骏绿网专访】助力绿色发展!骏绿网专访上海银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雷若冰

骏绿网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骏绿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骏绿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骏绿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骏绿网QQ:3525864755,紧急联系方式:0755-86008491

标签:
四川
海绵城市
看直播
找资讯
找产品
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