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新区将光明小镇、天安云谷等重大项目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考量范畴,构建集低影响开发、灰色和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空间保护相结合的海绵系统,打造一个涵盖5种类型的海绵系统。
新区将光明小镇、天安云谷等重大项目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考量范畴,构建集低影响开发、灰色和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空间保护相结合的海绵系统,打造一个涵盖5种类型的海绵系统。为加快此海绵体系建设进度,8月25日,新区海绵办召开新区重大项目海绵城市建设任务落实推进会。光明小镇、中山大学、华星光电G11项目等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应邀参加。
与会各单位分别汇报各项目进展情况,并针对项目如何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相关任务指标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讨论。光明小镇项目包含新区两个水库、两条河流和最大的基本农田,具备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可成为新区面积最大的海绵体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面积达125万平方米,在校区内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将极具海绵理念的教育宣传价值;华星光电占地面积较大,拟在厂房屋顶放置太阳能电池,并设置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在地下分散设置800立方米的蓄水池,用于冲厕,最大化地实现雨水回用,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任务。
会议指出,光明新区作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各重大项目在确保项目景观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要以更高标准践行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理念,实现建设项目从设计、施工、运维的全流程管控,确保满足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与会各单位均表示会积极与新区海绵办对接,做好项目设计施工的全程监管,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助力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