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骏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绿建资讯 >本地新闻 >【广东】扩充海绵城市结构布局 广东拟添更多"蓄水池"

【广东】扩充海绵城市结构布局 广东拟添更多"蓄水池"

时间:2017-07-11     来源:财经信息网     阅读:18723

暴雨来袭,城市内涝问题凸显,海绵城市建设也将进入提速阶段。广州市也遭遇了“下大雨、水浸街”的囧境,重点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截至目前,广州已经确定了“三纵四横”的生态廊道设想,并且准备构建“两区、三轴、四片、十八廊、多核、多网”格局。 

扩充海绵城市结构布局广东拟添更多“蓄水池”
近日暴雨席卷了我国多个地区,城市道路积水问题再一次蹿上热搜,何时才能不在雨天“看海”,我国开始了长久的“海绵城市”规划。根据《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2020年城市建成区要有20%的面积达标目标要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广州市展开了积极行动。
一直以来,广州也是深陷“城市水灾”困境之中,5月的一场特大暴雨还让人记忆犹新。当时广州黄埔区九龙镇12小时内疯狂倒水524.1毫米,几乎等同于北京全年平均降水量,更是创造了广州市新的历史纪录。在这样的背景下,海绵城市规划无疑是彻底解决城市内涝的良方。
早在今年1月,广州就提出了治水三大关键点,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其中。面对“下大雨、水浸街”的囧境,广州市自2013年就开始着力消灭水浸黑点。海绵城市的概念一提出,广州已经开始为人行道更换新型地砖,遇水吸收,遇阳光蒸发水分。
而且,广州各区都在尝试运用“海绵城市”新思路。目前,天河智慧城、国际金融城、海珠生态城、东部生态廊道等地区都被列为广州“海绵城市”试点片区,天河区智慧城大观湿地公园正式投入使用。此外,广州还在构建运行有效的水安全体系。
4月,《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通过审议,该规划被称为“未来广州海绵城市建设的纲领”。规划明确表示,要打造高密度建设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典范。未来,广州将综合采用“净、蓄、滞、渗、用、排”等措施,致力于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目标。
在以生态廊道引领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广州将坚持“三纵四横”的生态廊道设想,遵循七大策略落实建设。同时规划还提出,要构建广州市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两区、三轴、四片、十八廊、多核。7月6日,《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进一步扩充了相关内容。
据悉,广州市下一步的规划是新建和改造51个海绵公园,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规划还提出,近期广州市水域面积率应达10.15%,森林覆盖率达42.5%。广州将以构建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管控的分散型海绵系统为目标,确定了新的“两区、三轴、四片、十八廊、多核、多网”布局结构。
规划还特别指出,城市建成区要建设自然“蓄水”系统,提出众多径流量控制的要求。具体来看,广州未来的公共绿地至少有50%是用于滞留雨水的下沉式绿地。规划专家表示,这种下沉绿地需要管理好,这样就能在城市中增添很多“蓄水池”,彻底告别“大雨浸街”、“暴雨看海”的历史。

对于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我国正在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着手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广州近年来对海绵城市作出了一系列规划和部署,随着时间的推移,填充了更多的政策、标准和项目。同时,广州试点的成功经验也将为其他省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绿建第一直播-骏绿网

标签:
海绵城市
看直播
找资讯
找产品
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