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骏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绿建资讯 >行业资讯 >【访谈】王铁梦的中国梦|60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访谈】王铁梦的中国梦|60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时间:2017-08-30     来源:骏绿网     阅读:93082

文章摘要: 60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骏业总工访问中国工程裂缝专家第一人“王铁梦”教授

若不是“王铁梦法”,

中国将损失「万亿」财政。



(左)王铁梦教授(右)林武生总工程师


60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王教授每每亲身莅临工程现场,

在地下深处、

在深海里、

在数百米高空,

都能见到王教授敬业的身影,




在八米深的水域里,被称为建筑行业吊“威亚”的第一人王教授,悬吊着一个接一个在桥梁节点的地方检查裂缝。

 



深圳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现场



王铁梦


195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工民建专业,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助教。1958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二部,参加首都十大工程建设,在人民大会堂科技委员会建筑物主体结构温度伸缩缝问题研究小组从事科研工作。1961年调入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从事结构与地基基础研究工作,1970年开始担任该院副院长和副总工程师,为中国的冶金工业包括鞍钢、包钢、太钢、武钢、攀钢等大型钢企建设进行技术服务。1974~1978年为武钢1700工程现场进行跟踪试验研究,探索了超长结构温度应力与裂缝控制的机理。1978年与至今兼任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和宝钢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工程师,进行了长期的地基基础与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的研究与实践。现任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深圳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著作

《薄壳基础工程》,科学出版社,1975年

《防水混凝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8年

《建筑物的裂缝控制》,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年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主要荣誉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冶金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995年-1998年),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1989年),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劳动模范(1980年),宝钢建设30年"宝钢功勋人物"(2009年12月)。

 

王铁梦教授接受「骏绿网」特约记者林武生博士采访他表示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接触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是土木建筑工作者应当更多地走到实践中去,吸取生生不息的营养,实践是我们创作灵感的沃土,是检验一切理论的唯一标准。


 


要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王教授用其一生经历为我们诠释了这个职业的真谛。今天不去创新,明天就无法生存,用实践缩短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采访内容详见如下

/Article >特约记者 林武生 

记者 新营造·汪思婷

 

记者:王教授您好,很荣幸与您对话。在行业内,大家都称呼您为“王裂缝”,可见您在裂缝控制的造诣是十分之深,是什么原因让您有兴趣去研究裂缝呢?如何编制出我国第一本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王铁梦:你好,这个要从我大学毕业说起,1955 年我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当时自己没有什么想法,梦想更是遥不可及。但是,我内心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就是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不可以虚度光阴、随波逐流,而应踏实地干点实事。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以及我的苏联老师的影响,他们的教学特点就是紧密联系实际做工作,促使我走向实践。当时正值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东北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我在苏联专家的带领下,前往国家156 项重点工程进行实习,各种隧道、桥梁、飞机跑道等大型工程,都是根据苏联的规范去实行的,国家主张跟随主义,当时我就想,怎么没有我们中国的规范?我就下定决心,要研究出中国的超长大体积混凝土规范。第一步从工程裂缝问题,作为解决超长大体积的切入点。就这么一实践,“裂缝”就成了我一生的事业和追求。

    当时苏联的规定是一定体积的混凝土必须留缝,可是我在偶然间发现了有个地方并没有留缝,且没有开裂,根据这个现象,我就开始对裂缝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理论到探索,从探索到实践,无论哪里出现倒桥倒楼现象,我都去实地观察,终于创造出在间隔7 天时间里,把混凝土抗拉强度提高,1300 米长不留缝的工程。这只有在我们中国存在。这就是1975年曲折之中创出的“跳仓法”。此后,国内外一旦出现重大裂缝的工程问题,都邀请我过去当第三方裁判,久而久之就都叫我“王裂缝”了。



▲市民中心广场采用“跳仓法”


    裂缝现象在我这里是家常便饭,很多工程建到一半,发现裂缝后,大部分采取的措施是打掉重来,实际上并不需要。例如深圳的国贸大厦,滑到第六层时滑板就开裂了,准备打掉,我到现场一看,经过计算,这个裂缝完全没问题,上世纪80 年代建成的国贸大厦至今安然无恙。

    我国第一个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无缝工程,就是北京首都人民大会堂。1958 年12 月,至今我还不敢回忆,当时只有20 多岁的我就被调到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虽然只是给专家做跑腿服务,但我却十分珍惜每次实践的机会。刚好在建设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人民大会堂的东门长度是132 米,建筑师设计要展现出雄伟建筑的长面,要求不留伸缩缝沉降缝;而结构工程师认为按照前苏联规定,必须留缝。这时有总建筑师找到我,说道:“我听说你对苏联规范提过意见,研究过这个问题,你给我说说132 米不留缝行不行?”我马上拿出纸笔计算出132 米的结构应力完全可以承受,不会有开裂现象。1958年12 月28 日上午,全体开会讨论我所计算出的结果,参会人都持不同意见,议论纷纷。经过几天商讨,最终决定不留伸缩缝和沉降缝,人民大会堂到今天稳如泰山,没出现裂缝现象。

 

记者:您毕业当时正是全国学习苏联的时期,面对苏联的留缝理论有不同的看法,作为一个大学刚毕业三年的年轻人,您是怎么成功地在苏联权威杂志发表了论文?这篇论文讲的是什么内容?

王铁梦:这本杂志是苏联的《工业建筑杂志》,在1958 年10 月份刊登了我的论文《关于工业建筑横向温度缝和纵向温度缝》。但过程实属不易。1954 年我在苏联援华项目——铁道部、机械部、冶金部等工程现场实习期间,发现一栋新建的长度150余米的铸造车间没有设伸缩缝,这个长度超出规范规定3 倍的建筑物没有预先留伸缩缝,但结果没有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且不开裂,我便对苏联教授提出了这个反常现象,可是他们的回答是“纯属偶然现象,没有深入研究的意义”,并叫我不要研究这个问题,按照苏联的规范走就可以。如果一个地方出现这种反常现象,我认为是偶然,但我走了好多工程,都发现与苏联的规定出现了矛盾。

    深思熟虑后,我产生了逆向心理,你知道,当时学习苏联是法定的,属于政治任务,我提出对苏联规范的质疑,必然道阻且长,但还是结合工程实践和实地检测,用热弹性理论计算方法并进行探索,奋笔用俄文写下了这篇论文。老师同学得知后,都在笑话我,说“王铁梦怎么干出这等蠢事,对苏联规范不尊重”。1957 年正值反右派时期,怕因为反对苏联规范而被打成右派。随后,我将论文交给苏联专家库兹明教授审查,让苏联专家来评判我是否反苏。库兹明教授又将论文转给苏联建筑科学院评定。1958年的一天我接到一封电报,内容是讲我的论文经苏联建筑科学院审查后,认为很有价值和意义,已经推荐给苏联《工业建筑杂志》的编辑部,发表时间是1958 年10 月,正是苏联革命纪念的日子。

    杂志印发当日,我买了一本回家,担心苏联专家不认为是中国人提出的问题,这是苏联的技术,没必要给你发表,或者是用苏联的名义发表。事实上,这篇论文全文一字未改,写着来自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并且有编辑部按语:中国人王铁梦的这篇论文非常有实践意义,苏联还没有解决伸缩缝取消的问题,发表这篇论文,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讨论重视。

 

记者“抗与放”的原理和您后来的一些研究成果被国内称之为“王铁梦法”。关于“抗与放”的设计原则,您是从哪里得到启发,提出这个方法的?其特点是什么?

王铁梦:我到都江堰旅游,观察2500 年前的都江堰,李冰父子治理之前,岷江的洪水每年都给四川造成严重的水涝灾害。他们父子治理都江堰,不采用建高坝阻水,而是用洪水分流,内江外交,输送到四川内地,灌溉万亩良田,采用疏导释放的方法取得成功。我从这里得到启示,提出“抗与放”理论,这温度应力、裂缝收缩应力,不就是这个原理吗?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来抗住,也可以切成好多块,让压力等于零,将能量释放掉。也就是从温度收缩变形扩展到地基变形,在结构中引起的应力状态称为“变形效应”,要么变形自由,释放能量,要么是连成整体不留缝,提高抗拉力。

    这个特点就是将哲学思想引入科学技术中来,打破常规,用“放”的概念开始转入用“抗”的概念,这种哲学思想就来自2500 年前的都江堰——“放与抗”辩证的统一。我认为,裂缝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控制,留缝与无缝之间不是对立的,应该是抗放结合,相辅相承。应用“抗与放”的设计原则能有效解决裂缝问题。

 

记者1979年,吴淞大桥出现裂缝91 条,此时为了兴建宝钢码头,还有5 台180 吨坦克需要通过大桥吊运进宝钢施工地,桥梁结构安全问题堪忧,您当时如何避免这个可怕的结果的?

王铁梦:当时是这样一个情况,1979 年,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宝钢从德国进口了5 台180 吨坦克吊。当时宝钢的码头还没有造好,坦克吊运进宝钢施工地,必须通过吴淞大桥,而桥已经出现裂缝91 条。我是宝钢工程指挥部的一个副总工,又是裂缝方面的专家,一定要解决宝钢这个困难。我让他们用钢丝绑在我身上,将我悬吊在桥梁柔性节点的地方,我下去一检查裂纹情况,心里有底,认为五台坦克吊可以5 公里的时速通过大桥。

    但是这座桥是交通要道,大伙都要走这桥去上班,万一出现事故,宝钢要负全责。我到上海各个局去请示,只要有一个局不同意,就不让坦克吊过。结果建设局、交通局、公安局都不同意。我又在夜里头算了一遍,当时规定桥梁安全系数必须在2.2 以内,我计算了吴淞大桥是1.8,虽然差一点点,但是我有把握。因为唐山地震、四川地震我都亲自去考察,别看有裂缝,但是承载能力是没有问题的。我和宝钢领导请示,说“桥要是塌了,就先把我压死!”领导对我百分之百信任,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1979 年5 月18 日下午三点五台坦克吊过桥,现场围了很多看热闹的人。我被吊到桥梁最大裂缝的地方,距离水面8 米,双手紧握刻度放大镜,亲自观察坦克吊过桥时震动引起的裂缝扩展变化,结果扩展连0.2 毫米不到,大声喊道“5 台坦克吊都通过,没有问题!”全场一片轰动。

    第二天各大报纸进行报道,其中有报纸传到日本,一位叫山崎风子女作家看到了,让中国留学生赶紧翻译,当时她听完就留下眼泪,她觉得中国还有这样的年轻人,这种拼搏的精神非常值得赞赏,认为中国人将来很有希望。她前后来了两次上海,到我家里一起拍照采访,并有报道发表在1979 年日本的文学杂志《文艺春秋》中。

 

记者:您这是大无畏精神,以性命担保来确定大桥的安危。关于工业化上,我发现工业化的建筑设计一旦涉及外墙,以及叠梁叠柱等地方,就会出现大量的裂缝现象,您认为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像深圳位于沿海地带,钢筋很容易出现锈蚀的状况,氯离子应该怎么控制?

王铁梦:没错,工业化出现裂缝现象一般在节点,这才是关键,而不是结构本身出现问题。像抗震、防水、裂缝、耐久性以及钢锈都出现在节点处。像深圳这种地理位置,所有的地下工程、水下工程,裂缝和防水问题是属于研究性问题,现在国际上经常邀请我解决的问题很多就是因为这个,因为裂缝和防水问题是生活生产中的技术要害,严重影响了生产。我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首先比如你说到的氯离子,第一种方法是在混凝土里面放一种能抵抗氯离子作用的除锈剂,但是这个造价很贵,并且效果不太理想。所以我推荐用第二种方法,也是根据我多年经验提出来的:普通混凝土好好打。

    建设深圳西部通道的时候,有人说使用混凝土C30 不能耐久,但我认为只要原材料质量优质,一样可以耐久,深圳西部通道建成至今有8 年时间,质量显而易见。根本不需要膨胀剂抗裂剂,这些不仅价格贵,还成效低。然而现在很多都不注重原材料的生产,忽视质量,把注意力集中在赚钱利益方面,这样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地下空间的开发有个要害就是裂缝,而控制这个要害的钥匙就是跳仓法。“普通混凝土好好打”也是跳仓法的技术要点,是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总结,就是不掺任何特种掺合料及外加剂,低质量的混凝土抗拉强度低,裂缝控制难度高是耐久性的要害。但不仅从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设计、施工方面都有要求,三者配合才能做到“普通混凝土好好打”。

 

记者:王教授,您在裂缝控制方面的研究长达60 年,获得的各种名誉都是实至名归,在这些获奖荣誉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对于裂缝研究,或者在其他不同领域的创新,您有没有自己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后辈?

王铁梦:每个荣誉都来之不易,最深刻的应该就是1988 年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我清楚记得当时是在北京解放军八一宾馆,我代表宝钢上台作答辩人,将科技成果和过程的艰辛详细陈述,切身经历都在答辩过程中提及,现场的领导、专家都深受感动,答辩后我获得全场的掌声,不少人还落泪了。当时,答辩后获得掌声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做到了。两个月后,收到结果——宝钢工程建设总体特等奖,答辩人王铁梦。这个奖的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每个日夜,自己带上装备到现场研究,宝钢的每个工地上都有我的脚印。虽然我现在80 多岁了,但是只要我还能够活动,还能走一点路,我就不让脚步停下来,就继续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这也是我想和年轻人说的,注重实践。到今天为止,我都秉承一个中心理念:一切以实践为基础,没有实践都是空话,实践第一。美国专家把我比喻成中国工程界控制裂缝的临床医生,但我的医术要基于实践,重在疗效。我这60 年裂缝研究,就是从实践中来实践中去,如此反复多次,同时懂得总结缺点这也是最宝贵的经验。

 

记者:感谢王教授接受采访,祝您身体健康!



“王铁梦”教授亲笔赠言。



赠骏绿网

前程似锦

——王铁梦于2017年7月5日



(合影)左起深圳市安托山混凝土有限公司高总、王铁梦教授、林武生博士、深圳市安托山混凝土有限公司林总


完整视频将在近期推出,请关注骏绿网微信公众号!

或登录骏绿网官网www.jungreen.com


拓展阅读:

 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

王清勤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许麟   新加坡建设局国际开发署署长

中国建筑设计院装配式建筑院院长赵钿: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后,建筑就失去了个性?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裁张桦:建筑工业化技术何去何从?

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主任岑岩:走向系统论的建筑工业化——亲历“建筑工业化”十五年


看直播
找资讯
找产品
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