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绵城市规划公布 一半公共绿地要“下沉”
时间:2017-07-07 来源:华夏经纬网 阅读:40566
文章摘要:
广州海绵城市规划昨公布 要新建改造51个海绵公园 一半公共绿地要“下沉”
原标题 广州海绵城市规划昨公布 要新建改造51个海绵公园 一半公共绿地要“下沉”
昨日,《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正式公布,其中提出广州要新建、改造51个海绵公园,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新建25处人工湿地和128处植被缓冲带,集中净化建成区的黑臭河涌水体……规划中还特别提出,公共绿地中至少应有50%作为用于滞留雨水的下沉式绿地,绿地应低于周围地面50毫米。
目标:2030年建成区八成面积要成海绵城市
《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中提出的总体建设目标是:打造高密度建设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典范,建设山水共生的岭南生态城市和宜居都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用“净、蓄、滞、渗、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此外,规划近期广州市水域面积率应达10.15%,远期要达11%以上;森林覆盖率近期应达到42.5%,远期达44.15%以上。
规划中提出,以市政设施为基础,以生态廊道及生态基础设施为载体,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理念,构建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管控的分散型海绵系统。新城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以目标为导向,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保护河湖水系等自然生态本底,高标准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控制率。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城市更新改造,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黑臭水体治理、雨水收集利用等,改善修复水生态环境。
近期全市各区海绵城市的建设重点区域为:从化中心区和温泉部分区域;南沙蕉门河中心区;增城中心区;天河车陂涌流域;海珠琶洲和广纸地区;番禺大学城、南站商务区部分区域和国际创新城;白云新城及周边地区;花都中心区;荔湾大坦沙、芳村地区;越秀流花湖片区、二沙岛地区;黄埔临港经济区。
布局:“两区、三轴、四片、十八廊、多核、多网”
规划根据水生态基础设施识别及生态廊道体系分析,构建了广州市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两区、三轴、四片、十八廊、多核、多网”的布局结构。
两区:北部从化、花都、增城山区生态林地所形成的山林生态涵养区;南部南沙滨海湿地形成的滨海湿地保育区。
三轴:即西航道-前航道-珠江、流溪河、增江-东江北干流三条核心水系廊道。
四片:即四大陂塘-水田基质,包括潖二河流域陂塘水田基质、新街河流域陂塘水田基质、派潭河流域陂塘水田基质和西福河流域陂塘水田基质。
十八廊:指新街河、西福河、派潭河、潖二河、龙潭河、小海河、沙溪河、石井河、沙河涌、车陂涌、乌涌、南岗河、官湖水、雅瑶河、派潭河、后航道、沙湾水道、上下横沥水道等十八条贯通上下游的主要河涌及其滨河绿带所形成的联系各生态板块和小型水系的廊道体系,构成城市地表蓄排水系统和海绵网络系统。
多核:指众多自然山体与森林公园。
多网:指道路防护绿带等生态廊道交织组成的生态绿网,是连通各个小型生态绿地斑块与小型水系的绿地廊道,构成城市地表雨水传输系统和海绵网络系统。
焦点一:城市中建设自然“蓄水”系统
规划中特别提出,城市建成区要建设自然“蓄水”系统。首先,要新建海绵公园与湿地公园73个,结合现有的水库、人工湖等,减轻相关排水分区的排水防涝压力,提升排水防涝标准,弹性适应洪潮与海平面上升。其中海绵公园51个,包括了现有公园的海绵化改造和新建公园。例如,海珠区就要建设广州大道海绵绿地,白云区要建设高埔工业区绿地,而荔湾区的文化公园和越秀区的流花湖公园等都要进行海绵化改造等。
还将新增植被缓冲带128处,通过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削减径流污染。新建人工湿地25处,可集中净化白云区、番禺区、海珠区、黄埔区、荔湾区、天河区和越秀区等建成区内黑臭河涌水体。其中包括荔湾湖净化湿地、流溪河净化湿地、白云湖净化湿地、石井河净化湿地、珠江公园净化湿地、流花湖净化湿地等。
此外,拟生态整治和修复97条综合效益较高的河涌,以重建河涌水生态系统,恢复河流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模拟河流的自然形态与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利用乡土植被构建生态驳岸、植被缓冲带等修复河岸生态系统,通过原位生态修复技术、人工湿地等措施修复河涌生态系统。
焦点二:市民忧下沉式绿地惹蚊虫
对于新建工程,规划也提出众多径流量控制的要求。其中,新建建设工程硬化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除城镇公共道路外,每万平方米硬化面积应配建不小于500平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可以和生态景观塘、循环水池等合并设置、综合利用;新建项目硬化地面中,除城镇公共道路外,建筑物的室外可渗透地面率不低于40%;人行道、室外停车场、步行街、自行车道和建设工程的外部庭院应当分别设置渗透性铺装设施,其比例不低于70%。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规划中明确提出:凡涉及绿地率指标要求的建设工程,除公园之外的绿地中至少应有50%作为用于滞留雨水的下沉式绿地,绿地应低于周围地面50毫米,设于绿地内的雨水口顶面标高应当高于绿地20毫米以上;并可以设置能在24小时内排干积水的设施。
如果小区里的绿地大面积变成下沉式的,是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呢?家住芳村的王阿姨就表示:“广州雨水多,绿地都凹下去会不会变成积水池?滋生蚊虫就不好了。”此外,也有园林专家指出,大面积推广下沉式绿地会造成大片地被植物和一些灌木毁坏,大片土壤表层被破坏,树根裸露出来一截,会大量死掉,特别是老树和古树名木;一旦暴雨,许多植被会被淹死。若一律改种耐水植物,将损害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而且大雨后,很多公共绿地难以迅速恢复为市民服务的活动场所,势必要进行清淤、清洗等,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不过,规划专家则表示:“下沉式绿地到底好不好,关键还是看管理。如果每个小区的绿地都建成下沉式的,整个城市无形中多了很多‘储水池’,下大雨时‘水浸街’的几率大大降低。”该人士解释说,下沉式绿地里储存的水并不是说长期滞留,变成蚊虫滋生的臭水池;而是在暴雨时,临时将下水管道无法快速排走的雨水暂存,“可能是半个小时,或者一两个小时,最终还是要排走的,但却给市政排水管网赢得了时间。”而且各种形式的下沉式绿地也不尽相同,有的下沉式绿地通过渗透的方式排走雨水,还有的绿地下面建有排水管,当然投资也不尽相同。(记者杜娟)
来源: 广州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