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绿网绿播
单击上面图片,观看采访视频
采访嘉宾
李 楠
嘉宾介绍
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节能、建筑自动化及仿真、绿色建筑、室内环境
主编或参编的标准和设计指南:
主编中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 50785-2012;
参编《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 50668-2011;
参编《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李楠教授在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青年委员2017年年会(第九届绿色建筑青年论坛)上发表的主题报告,引发了对南方采暖问题的讨论,缺乏集中供暖条件的南方,应该如何采暖?
湿冷阴郁,寒风凛凛,冻透骨的南方冬天里,坚强的南方人是这样度过的:
起床犹如酷刑,挣扎着离开被窝的怀抱;
出门必须是秋衣秋裤套棉袄,配上围巾和手套,然而在室内也不好受,房子就像大冰箱;
洗澡不光要讲究脱衣服快准狠,还得保证热水不间断;
睡觉得提前塞好暖水袋,套上棉袜,凭着数十年来练就的勇气,脱剩单薄的秋衣躺进冷如冰砖的被窝里…
北方人过冬靠暖气,南方人过冬全凭勇气。
北方朋友不解地问,南方人既然怕冷为什么不开空调?
是的,为了满足冬季取暖的需要,弥补南方没有集中供暖的缺陷,部分家庭选择在冬季使用制热功能的空调。使用空调取暖方便迅速,但舒适度不高,并且由于个别家庭的使用问题,导致产生的能耗过高,运行费用难以负担。
强调以人为本、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能同时满足建筑节能和采暖的需求。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损耗,并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生活空间。
由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办,深圳大学与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青年委员2017年年会”(第九届绿色建筑青年论坛)于11月在深圳大学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的报告涵盖了绿色建筑运行监测与后评估、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健康建筑设计、绿色养老建筑设计等方向,绿色建筑学术思想火花精彩碰撞。
主编中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 50785-2012,长期在建筑节能、建筑自动化及仿真、绿色建筑、室内环境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楠教授在第九届绿色建筑青年论坛上发表了 《夏热冬冷地区热环境营造问题与思考》 主题报告,报告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和公建的供热模式、设备选型、风平衡、空调热回收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带来了绿色建筑方面的创新启发。
除了主动运用高效的绿色技术来改善建筑环境,绿色建筑还能通过一系列被动技术,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采用调整建筑朝向,最大化建筑采光,优化幕墙参数设计,遮阳措施,有利于自然通风的建筑开口设计等,仅依靠建筑本身的构造设计,降低建筑采暖、照明、空调、通风能耗,减轻居住者的运行负担。
报告结束后,骏绿网记者就建筑节能与采暖等问题对李楠教授进行了深度专访。李楠教授认为, 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服务,围绕着这一理念,李楠教授还对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和技术运用、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等话题提出了专业见解。
采访小结
(完整采访请点击播放视频)
本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
主要分享一些夏热冬冷地区热环境营造、建筑节能这一块的实际工程(经验)以及工程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另外提及了主要的两个住宅方面的问题。第一,现在夏热冬冷地区的采暖越来越多,老百姓也比较关注,但是从反映的情况来看,采暖的费用较高,并不是能被所有老百姓都接受,即便是购置别墅的住户,也反映采暖费较贵。比如说,一个大约两三百平方的别墅,重庆有家庭最贵有交到五六千的,但除开个别的使用问题,别墅的采暖费平均大约每月2千多。
我们无论是做绿色建筑,或者说做节能建筑也好,不管咱们做什么建筑,建筑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要为人服务吗?那么我们主要解决的是如何把老百姓关心的运行费用降下来,否则的话,哪怕是再好的技术推广出去,老百姓用不起也是问题。
另外一方面,公共建筑领域的城市综合体越来越多,城市综合体这种建筑,跟原来我们单纯的办公楼,或者说单纯的酒店建筑,还是有一点差别,在实际过程当中,也发现城市综合体存在能耗过高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谈了一些自己的意见。
您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
主要是针对出现的问题,然后去帮别人解决。比如说,如何让建筑实际运行的能耗真正的降下来,或者建筑调试,这方面工作是做的最多的,有时候也帮忙写一些控制策略,我去改进它的控制策略,或者做一些前期的咨询。但我想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帮用户节约电费,这方面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
绿色建筑在节能设计方面要注意什么?
绿色建筑,从刚开始到现在,发展了这么多年,中国绿色建筑的进步是非常非常快的,这个必须要承认。但是我们实际上,一直在深思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绿色建筑是希望做成一种性能化的,而不是措施化的。
现在我们都知道,绿色建筑从标准也好,从实施也好,有时候都是你上什么技术,我给你加分,算分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我们往往把它称之为措施化,但其实我们内心都明白,用所有的好技术堆起来的,未必是一个好建筑,我们希望能走向这样的评价标准:最后评判你的不是你上了多少优良技术,而是实际效果。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始终困扰的,就是一旦推出性能化的标准,这里面就很多路要走。
首先你得考虑这个标准的操作性,咱们不能说规定一个指标,然后让你去算,算过了就是通过,这样的话,整个绿色建筑市场就会乱套,因为它的可操作性太低了,虽然它的目的是美好的。所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怎么一步一步地从我的措施性逐步增强,往性能化的方向走,也就使得绿色建筑不再是单纯地讲究技术措施的问题,而是真正到最后能够拿数据说话的,一个好的绿色建筑。
发展绿色建筑对老百姓的好处是什么?
如果咱们把绿色建筑做到实处,老百姓能够获得的好处,相对来说能够直接感受的部分,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绿色建筑规定的日照数,包括室内环境的指标,包括一些节能措施,室内的光环境、热湿环境等等,都要比原来的普通建筑要好很多。
现在的环境保障,是绿色建筑实施的比较好的。现在我们要去深究的就是,要进一步地将营造环境所产生的能耗尽可能地降下去。所以老百姓能得到的好处肯定是实实在在的,有了一个好的环境以后,整个的生活品质都会得到比较大的提升。
谈谈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可能有几个方向会成为趋势:
第一,集成化,咱们现在不光是要在新建建筑里面去做绿色建筑,技术改造的问题,现在也在逐渐考虑。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越来越多,那么,在既有建筑里面去做绿色建筑,就不可能说像新建建筑一样,去砸掉很多东西或者重新布图,所以只能是集成化、模块化的形式,这种形式会越来越多。
第二,很显然,建筑市场的专业融合在未来可能也会是一个趋势。比如说,我们经常讲的热湿调控好像是暖通专业负责的版块,但是也可以延伸到材料等方面,譬如说既能够解决围护结构的问题、然后又在室内具备功能性,甚至解决空气质量问题的材料。这种复合性的、多专业融合的形式,我相信未来可能会有很大的市场,我相信在未来中国的绿色建筑市场,多专业融合方面的研发会越来越多,从事这方面研发的厂家也会越来越多。
第三个,智能化。以前我们推出智能建筑,然后再提的节能建筑,然后再提出绿色建筑,现在又有了健康建筑。其实虽然不提智能建筑,但是我一直觉得智能建筑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分支,绿色建筑要使得老百姓获得较好感受的话,智能化是肯定离不开的。
怎么去宣传绿色建筑?
其实骏绿网在绿色建筑领域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总的来说真的很不错。
实际上,很多科研人员或者设计人员,其实对新研发产品的了解都不是很及时,所以有很多用来研究的资料大家都通过类似骏绿网等专业网站或有限的产品介绍会了解。
目前中国企业,尤其是一些大企业,它的研发能力其实是挺强的,它的很多产品的质量,参数的更新会很快,但是我总感觉科研、设计的从业人员对这一块的了解渠道较少。所以我们希望骏绿网能为科研、设计从业人员与企业之间架一道信息的桥梁,将国内先进企业的优秀产品,能及时的让大家知道,实现信息对称。
热门阅读:
建筑界菁英 | 袁小宜正式签约入驻骏绿网“绿色建筑大咖”专家库!